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2高中语文 4.9《赤壁之战》第一课时教案 鲁人版必修1VIP免费

2012高中语文 4.9《赤壁之战》第一课时教案 鲁人版必修1_第1页
1/2
2012高中语文 4.9《赤壁之战》第一课时教案 鲁人版必修1_第2页
2/2
语文:4.9《赤壁之战》精品教案1第一课时(鲁人版必修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并运用克、遗、闻、次、为、以、乃、等文言实虚词2、掌握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如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等。3、能辩认出常见的文言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等。能力目标: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2、能确切概括文本大意。3、培养学生再创作能力。情感目标:1、汲取民族智慧,理解文言文作品的内容价值。2、领悟到作品写古讽今的初衷。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并运用重点字词。2、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并发展个性化阅读,提高学生阅读层次。课时安排:两节课备注:文言文讲解必须建立在学生熟悉文本的基础上,课前布置学生熟读课文,可抽一个早自习带读,课下学生预习。第一课时一、导语这节课,我们进入新的主题单元:解读昨日战争。历史风起云涌,战争的硝烟曾经弥漫,我们学过的描写战争的作品有:(师生共同回忆)《曹刿论战》。曹刿的计谋是(共同回忆):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所以,在战争中,计谋是决定胜负的一个关键。古人将战争分为四种,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解释:战争的上策是挫败敌人的战略计谋,其次是挫败其外交,其次是进攻敌人的军队,最下才是攻城)今天我们所学的《赤壁之战》就是围绕着伐谋和伐交所展开的,其中有深谋远虑,有舌战群儒,也有针锋相对。好,让我们一起解读三国鼎立时期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赤壁之战。二、概括归纳再创作(设想是,模仿中国古典章回小说,起标题)教师:我们对文章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如果把课文编成课本剧,可分几幕?请给每幕起一个标题,要求字数保持一致。或四言,或五言/六言/七言……不限。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确定:课文可分为七幕现将学生当时的成果展示如下:第一组1、鲁肃献计促联军2、备从肃计入樊口3、孔明舌战东吴将4、战降不定权忧心5、公瑾回吴助仲谋6、联军备战抗曹操7、火烧赤壁成霸业第二组1、鲁肃献计,分析天下大势2、公见刘备,共讨联盟大事3、形势危急,孔明舌战群儒4、意见不一,孙权陷入困顿5、周瑜回归,安主抗敌之心6、箭在弦上,积极准备作战7、火借东风,曹操败走华容教师:(其他略,交流之后)请同学们选出你们喜欢的一组,写在书上,我们也将用那一组的成果讲解课文。剩下的小组,请将你们的成果贴在墙报上,供大家参考,欣赏。三、理解一篇文言文必须要扫清字词的障碍,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知识卡片(或积累本)积累你不熟悉的,或是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学生读书,积累。教师提示:1、文中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文言句式都应该作为你积累的重点,看一看你能不能独立地正确地找出。2、不确定的字词义,可以借助课下注释或古汉语字典。3、请积累“次、闻、以、乃”这四个词的一词多义。四、结语:下节课,我们将解答同学们的疑惑,一起解读昨日战争。五、作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2高中语文 4.9《赤壁之战》第一课时教案 鲁人版必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远洋启航书店+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历史教学,热爱教育,高度负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