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反思《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北师大版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诚实”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通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诚实,让学生知道诚实是一种美德,愿意做诚实的孩子。文章故事情节悬念迭出,引人入胜,富有启迪意义。1.抓关键词导入教学前,我先抓住这个主题单元的关键词——“诚实”,让孩子们交流“什么样的孩子是诚实的孩子?”孩子们学会了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回答:“不说谎话,做错事敢于承认的孩子。”“实话实说,不随便找借口欺骗老师的同学是诚实的孩子。”“不说假话,说真话的孩子是诚实的孩子。”“说到做到,不找借口的人……2.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板书课题《手碰空花盆的孩子》后,我让孩子们就课题大胆提问,“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孩子们畅所欲言:“这个孩子为什么要捧着一个空花盆呢?”“这个孩子的空花盆里为什么种不出花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这个孩子是怎样种花的?”……孩子们学会了把所要提的问题说完成,所提的问题也有一定的思考价值,我对他们的进步大加夸赞。3.范读引路,整体感知每篇课文的教学,我都很重视利用老师讲故事般的范读,以情激情,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故事性很强,学生读文后,我让他们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整篇课文的故事梗概,前两篇课文的教学中,我这样要求时,孩子们有的只说出事情的开头就接不下去了,有的孩子照着书本念,有的孩子说得前言不搭后语,有的孩子始终没有举手的勇气……我一次又一次地鼓励他们“没关系,讲错了或不完整,老师帮你纠正和补充。没办法说整个故事的,你可以先说一个情节试试!”渐渐地,这节课中,孩子们在讲述故事内容时明显进步了很多,有好几位孩子已能脱离课文较完整有条理地把文章的故事情节讲了出来。4.注重朗读指导本节课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所以我力求创设情景,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课文中的孩子和国王,悲孩子所悲,喜国王所喜,力求使学生忘掉自我,融入故事之中,收效较好。与此同时,尊重孩子的理解,允许并提倡个性化朗读,从课题到文句,都设计了这方面的练习,对进一步的理解课文起到了较好的帮助作用。5.引导阅读,激活思维教学中,为了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我以宣读国王的布告入手,然后组织孩子们围绕“三个月后,孩子们种的花长得怎么样了?”看着孩子们捧过来的花,国王的表现如何?”“有个孩子特别与众不同,他为什么捧着个空花盆呢?”“国王为什么要选这位捧着空花盆的孩子做未来的国王?”等这几个问题进行交流感悟。并引导孩子们学会抓住“美丽”“伤心”“用心”“高兴”“诚实”“煮过的”等重点词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含义及所蕴涵的道理。最后,让孩子们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从这个故事中懂得的道理。这样,在读文基础上我注意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让学生进行合理想象,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既进行了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又使学生更深层地理解了课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