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庐山瀑布的美景.如果3尺为1米,则水落到地面的速度约为(设初速度为零)()A.100m/sB.140m/sC.200m/sD.1000m/s2、高中物理开始学习矢量,矢量的方向尤为重要。下图中静止物体A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3、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明确地向人们宣告:天上和地上的物体都遵循着完全相同的科学法则.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A.开普勒B.第谷C.牛顿D.卡文迪许4、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时,利用质量测量仪粗略测出了聂海胜的质量。若聂海胜受到13N的恒力,从静止开始运动,经过2s运动的位移为40cm,则聂海胜的质量为()A.60kgB.65kgC.70kgD.80kg5、如图所示,甲同学用手拿着一把长50cm的直尺,并使其处于竖直状态;乙同学把手放在直尺0刻度线位置做抓尺的准备.某时刻甲同学松开直尺,直尺保持竖直状态下落,乙同学看到后立即用手抓直尺,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20cm;重复以上实验,乙同学第二次用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10cm.直尺下落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状态.若从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松开直尺,到他抓住直尺所用时间叫“反应时间”,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将尺子上原来的长度值改为对应的“反应时间”值,则可用上述方法直接测出“反应时间”B.若某同学的“反应时间”大于0.4s,则用该直尺将无法用上述方法测量他的“反应时间”C.乙同学第一次抓住直尺的瞬间,直尺的速度约为4m/sD.乙同学第一次的“反应时间”比第二次长6、如图所示,固定斜面CD段光滑,DE段粗糙,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从C点由静止下滑,下滑过程中AB、保持相对静止,则A.在CD段时,A受三个力作用B.在DE段时,A可能受二个作用C.在DE段时,AB、可能处于失重状态D.整个下滑过程中,AB、一定均处于失重状态7、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位移时间图象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已知b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t=2s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B.a车的速度大小为3m/sC.b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t=2s时,a、b两车相遇,速度不相等8、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3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对于A、B加速度可能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2Aag,23BagB.23Aag,23BagC.43Aag,43BagD.43Aag,Bag9、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物体B上,物体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6Amkg,2Bmkg.A、B间动摩擦因数0.2A物体上系一细线,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0N,水平向右拉细线,下述中正确的是(g取210/ms)()A.当拉力012FN时,A静止不动B.当拉力12FN时,A相对B滑动C.当拉力16FN时,B受到A的摩擦力等于4ND.在细线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无论拉力F多大,A相对B始终静止10、如图所示,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G=30N,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060.则OA和OB的拉力分别是A.OA的拉力是60NB.OA的拉力是203NC.OB的拉力是303ND.OB的拉力是103N1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系一细绳,细过跨国桌沿的定滑轮后悬挂着物体b,物体a和物体b的质量均为m.物体a和滑轮间的细绳与桌面平行.先用手使a、b静止(细绳质量及滑轮摩擦均不计).放手后细绳上张力设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放手后物体a、b一起运动的过程中,绳上张力大小T=mgB.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