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质量为m的物体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左右两端分别固定一个弹簧,弹簧的另一端连着细绳,细绳跨过光滑定滑轮与质量为M=2m的物体相连,如图所示.OA、OB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37°、53°,开始时m在水平外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在撤去外力的瞬间,m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是(sin37°=0.6,cos37°=0.8)A.0.4g向右B.0.4g向左C.0.2g向右D.0.2g向左2、如图甲所示,滑块以大小为18m/s的速度从足够长的粗糙固定斜面底端P滑上斜而至最高点Q后再返回P点,该过程中滑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Q两点间的距离为9mB.滑块返回P点时的速度大小为18m/sC.滑块从Q点返回P点所需的时间为3sD.0~3s内滑块的位移大小为17m3、如图甲所示,细绳跨过光滑的轻质定滑轮连接A、B两物体,定滑轮悬挂在一个力传感器的正下方,保持A物体质量0m不变,取不同质量m的B物体,通过计算机描绘得到传感器对滑轮的拉力F随B物体质量m变化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0FF直线是曲线的渐近线,重力加速度为g。则()A.A物体质量004FmgB.m越大,A物体的加速度越小C.m越大,A物体的加速度越大D.在0mm范围内,m越大,A物体的加速度越大4、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尔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出动力学的一条基本规律——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没有事实依据的凭空想象的实验B.伽利略以事实为依据,通过假设、推理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笛卡尔指出: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D.牛顿第一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一样,都可通过实验直接检验5、一个物体分别以5m/s和7m/s的速度运动时,它的惯性大小()A.一样大B.速度为5m/s时大C.速度为7m/s时大D.无法比较6、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的底端,另一端拴住质量不计的物块P,Q为质量为4kg的重物,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600N/m,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给Q施加一个方向沿斜面向上的力F,使它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前0.2s内F为变力,0.2s以后F为恒力(sin370.6,210m/sg),则有()A.P、Q一起匀加速的加速度为2m/s2B.F的最小值为8N,F的最大值为36NC.P、Q分离时弹簧为原长D.若P为有质量的物体,P、Q分离时弹簧为原长7、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教室中站在体重计上研究超重与失重。她由稳定的站姿变化到稳定的蹲姿称为“下蹲”过程;由稳定的蹲姿变化到稳定的站姿称为“起立”过程。关于她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起立”过程,才能出现失重的现象B.只有“下蹲”过程,才能出现超重的现象C.“起立”、“下蹲”的过程,都能出现超重和失重的现象D.“起立”的过程,先出现超重现象后出现失重现象8、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0沿逆时针方向运行。t=0时,将质量m=1kg的物体(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上,物体相对地面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设沿传送带向下为正方向,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A.传送带的速率v0=10m/sB.传送带的倾角θ=30°C.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µ=0.5D.0~2.0s内物体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为6m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的斜面体B上,现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水平推力F分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