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铁路旅客运输的组织机构铁道部运输局客运处铁路局客运处车站客运车间客运段(列车段)1第一页,共三十七页。铁路客运管理的改革铁道部的管理职能将主要集中在全路旅客运输的宏观管理、协调和规章制度建设上;铁路局承担日常运营管理职能;改革目标:建立真正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的铁路客运公司,参与旅客运输市场的竞争。2第二页,共三十七页。铁道部运输局客运处职责•1、根据方针政策,制订和修改铁路客运规程、规则、运价、票据;•2、研究客流并编制年度计划和长远计划;•3、负责编制直通旅客列车运行图和时刻表,确定客流的分配计划:•4、确定客车编组内容,制定客车运用计划,掌握各局情况;•5、审批和公布新线营业里程,开办和封闭营业站,审查大型客运站修建方案和投资计划;•6、日常掌握全路运行,保证安全、正点。3第三页,共三十七页。铁路局客运处职责•1、贯彻执行铁道部的规章、命令、指示,制定有关旅客运输的补充办法;•2、编制和调整管内旅客列车运行图,掌握跨局旅客列车的票额分配及调整,制定管内旅客运输组织办法;•3、审批饮食供应的分类加成和车站供应点的设置:•4、掌握配属客车的运用维修、本局管内临时旅客列车的加开和客车的加挂;•5、审查管内营业站的开办和封闭及中等以上车站的客运设备的修建方案和投资计划;•6、掌握直通和管内旅客列车的运行,保证安全、正点4第四页,共三十七页。第四节客流调查与旅客运输计划一、客流调查二、旅客运输计划的分类和内容三、编制旅客运输计划的主要依据四、铁路旅客运输计划的编制5第五页,共三十七页。一、客流调查1。客流调查2。客流调查的意义3。影响客流变化的主要因素4。客流调查范围的划定5。客流调查的方法6第六页,共三十七页。1、客流调查•通过对国家或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情况的全面了解,掌握一定时期内的客流数量、客流结构及其变化的规律,称为客流调查。7第七页,共三十七页。2、客流调查的意义客运量及客流结构:•是决定铁路技术标准和设备数量的基础;•是制定运营模式和行车组织方案的重要依据;•是决定项目效益的最关键因素。8第八页,共三十七页。3、影响客流变化的主要因素人口密度及就业情况;国民经济的发展:GNP,人均收入等;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活动;旅客运输市场的竞争。9第九页,共三十七页。4、客流调查范围的划定•对铁路沿线的吸引范围进行的,分为:•直接吸引范围:垂直平分线方法,见图1-1-1•间接吸引范围:指由车站直接吸引范围以外,由其他交通工具的联系而被间接吸引的较远地区的城市和居民点的总体区域10第十页,共三十七页。直接吸引区域示意图11第十一页,共三十七页。5、客流调查的方法综合调查节假日调查日常调查12第十二页,共三十七页。一般一年一次吸引地区的一般情况直接影响客流的各种因素各种交通工具的竞争及分工合作方式铁路旅客运输资料综合调查13第十三页,共三十七页。“五一”、“十一”、春节、元旦、寒假、暑假•重点的厂矿企业、机关、学校•其他运输企业的经营情况节假日调查14第十四页,共三十七页。日常接触、观察,及时掌握客流变化情况。市郊客流单项调查日常调查15第十五页,共三十七页。车站建立客运报告,积累资料:•按日、旬、月整理分别车次、区段的上车人数、下车人数和分方向别的中转人数;•按日整理发送、中转、到达的行李及包裹件数客流统计调查16第十六页,共三十七页。•1.编制旅客运输计划的意义•2.旅客运输计划的分类•3.旅客运输计划的主要内容二、旅客运输计划的分类和内容17第十七页,共三十七页。对生产经营活动统筹安排、综合平衡,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是确定旅客列车对数、行驶区段、列车编组和客运机车车辆数的基础,为编制旅客列车运行图提供可靠的依据;是确定客运设备、客运机车车辆修造计划以及客运运营支出计划的重要依据。1.编制旅客运输计划的意义18第十八页,共三十七页。•长远计划:五年及其以上时期的规划;•年度计划:旅客运输的任务计划,一般包括按季度分配的数字;•日常计划:根据年度计划,考虑日常波动编制,是指导日常旅客运输工作,保证合理运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