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建设2013聊城大学研究生思政课之第七讲第一页,共四十四页。引子: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一、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二、世变之亟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三、新世纪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四、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第二页,共四十四页。引子: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胡锦涛2011年“七一”讲话第三页,共四十四页。“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是被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反复证明了的真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巩固起来的。——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这一命题清醒地认识到党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拥有84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第四页,共四十四页。一、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长期执政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实践根基,既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建设学说的科学继承,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集中体现。2、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课题,不断总结和运用自身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探索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形成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理论。第五页,共四十四页。一、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3、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确立了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基础(党建要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发扬三大作风、“两个务必”、密切党群联系,等等)4、邓小平在新时期提出了“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等重大问题,并在探索中作出了回应,构成了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注重制度建设、以“四化”方针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等等)两个务必提出是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第六页,共四十四页。一、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执政党建设重大问题的论述,强调以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党、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党,反映了我们党对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高度自觉。6、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新世纪新阶段党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及机遇和挑战,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使执政党建设理论达到了一个新境界。第七页,共四十四页。7、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基本点关于推进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思想关于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的思想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思想关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思想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思想,体现和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故须在实践中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第八页,共四十四页。二、世变之亟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1、准确把握世变之亟下党的历史方位2、全面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3、党的建设面临的四个考验和四个危险4、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第九页,共四十四页。1、准确把握世变之亟下党的历史方位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共产党要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