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干部病房第一页,共三十一页。经皮肺活检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活检针经皮穿刺靶组织,以获取病理诊断所需的组织或细胞标本的诊断技术第二页,共三十一页。经皮肺活检术¨1883年Leyden首次应用经皮活检术,从一肺炎病人获取细菌学资料。三年后Menetion做了第一例肺癌的穿刺活检¨在平片、透视、B超的引导下¨1976年,Haage首先进行了CT引导下的肺穿刺第三页,共三十一页。经皮肺活检术优点¨肺组织损伤小,平安可靠¨定位精确、准确率高¨图像清晰,清楚显示体内不同密度的组织结构和病灶,无重叠影响¨对纤支镜不能到达部位或肺内多发病灶是肺穿刺的优势¨平安、快捷、准确第四页,共三十一页。经皮肺活检术¨适应证¨肺部〔单发、多发〕病变、纵隔肿块¨胸壁或胸膜的肿块¨局灶或多发的肺内实变,感染菌种不明¨放、化疗前取得病理学诊断¨靶向治疗前取得组织基因检测第五页,共三十一页。经皮肺活检术¨禁忌证•重症肺气肿、肺纤维化、肺动脉高压病人•病灶附近有肺大泡•疑为肺内血管病变:动脉瘤、动静脉瘘、动静脉畸形•有严重出血倾向病人•恶病质、不能配合者第六页,共三十一页。¨穿刺针–抽吸针–切割针–环钻针经皮肺活检术经皮肺活检术第七页,共三十一页。穿刺针¨抽吸针:口径较细的斜切面针,只能获得细胞学标本,如千叶针第八页,共三十一页。穿刺针¨切割针:口径较粗,具有不同形状的针尖,可获得组织芯或组织块,如沟槽针第九页,共三十一页。自动巴德穿刺枪第十页,共三十一页。穿刺针¨环钻针:介于抽吸或切割活检针之间第十一页,共三十一页。活检方式的选择¨抽吸式活检:适于离胸壁较远或其中心有液化坏死的结节病灶。对组织损伤小,但所获取的细胞量少¨切割式活检:适合病变基底部较宽且靠近胸壁的肿块。对被穿刺的组织损伤大,但所取得的组织或细胞多,利于诊断第十二页,共三十一页。穿刺定位¨穿刺定位前:仔细分析病人X线胸片正侧位、CT、MRI或B超等影像资料,确定进针路径,并作好测量标记¨穿刺定位:要在X线电视透视下、CT及实时B超导向下穿刺第十三页,共三十一页。穿刺技术¨局部皮肤消毒,浸润麻醉¨确定穿刺点¨穿刺¨获取标本¨固定及送检标本第十四页,共三十一页。影响穿刺成功的因素¨对病人术前解释不够,不能取得病人的充分配合¨引导定位图不够清晰¨选择穿刺针的型号不对,术者的熟练程度¨病理学科专家的经验第十五页,共三十一页。并发症¨气胸:10%~37%。一般超过30%的气胸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处理¨咯血:约10%,一般可自愈,假设量大,可对症治疗¨血胸:较少见¨空气栓塞:极少见¨瘤细胞种植:罕见第十六页,共三十一页。本卷须知¨术前应有肺CT,肿块者有增强CT的影像资料¨肺实变区先用针吸活检¨22号针取得组织块的概率92%,病理诊断概率72%¨第二次活检的应用:其阳性率为35-45%第十七页,共三十一页。本卷须知¨穿刺胸膜时,动作应迅速,病人要屏气¨穿刺针的径路必须避开叶间裂、肺大疱和肺囊肿¨穿刺后,再次扫描肺CT,以观察有否并发症的发生第十八页,共三十一页。第十九页,共三十一页。第二十页,共三十一页。肺活检肺活检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一页。肺活检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一页。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一页。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一页。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一页。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一页。肺活检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一页。肺活检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一页。肺活检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一页。谢谢第三十页,共三十一页。内容总结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平片、透视、B超的引导下。图像清晰,清楚显示体内不同密度的组织结构和病灶,无重叠影响。对纤支镜不能到达部位或肺内多发病灶是肺穿刺的优势。平安、快捷、准确。肺部〔单发、多发〕病变、纵隔肿块。重症肺气肿、肺纤维化、肺动脉高压病人。疑为肺内血管病变:动脉瘤、动静脉瘘、动静脉畸形。对病人术前解释不够,不能取得病人的充分配合。选择穿刺针的型号不对,术者的熟练程度。谢谢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