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NA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第一页,共四十九页。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型1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2PFNA的概念及优点34CASEREPORT及手术方法第二页,共四十九页。一、概念•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fracture),又名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低能量损伤。患者特点第三页,共四十九页。粗隆间骨折Evans分型Ⅰ型:即顺粗隆间骨折,骨折线从小粗隆向上外延伸。Ⅱ型:为逆粗隆间骨折,骨折线反斜行,从小粗隆向外下延伸。第四页,共四十九页。AO分型第五页,共四十九页。二、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钉板系统髓内固定外固定架关节置换第六页,共四十九页。1.钉板系统DHSDCSLISS锁定板PCCP第七页,共四十九页。2.髓内固定GammanailPFNPFNA第八页,共四十九页。3.全髋关节置换术第九页,共四十九页。4.外固定架固定第十页,共四十九页。内固定的缺陷第十一页,共四十九页。三、PFNA的概念及优点•目前粗隆间骨折的最佳内固定方式是哪种呢?PFNA(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适用于各种类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粗隆下骨折;股骨颈基底部骨折;股骨颈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特点:1.主钉为空心钉;2.主钉有6°外展角;3.主钉有尽可能长的尖端和凹槽设计;4.远端只需置入一枚锁钉;5.螺旋刀片设计,抗旋转能力和抗切出能力强,稳定性高。第十二页,共四十九页。•螺旋刀片打入骨质后形成的是四边形的骨质隧道第十三页,共四十九页。四、PFNA手术操作步骤•55岁男性患者,因摔倒致左髋部疼痛及活动受限3小时入院。•初步诊断为:左股骨粗隆间骨折(EvansaⅠ型)第十四页,共四十九页。1.骨科牵引床复位置于骨科牵引床上,健侧肢体外展,患侧内收10-15°第十五页,共四十九页。C臂机透视见复位良好第十六页,共四十九页。2.常规消毒、铺巾第十七页,共四十九页。3.置入导针•进针点:正位在大转子顶点,侧位在前中1/3交界处第十八页,共四十九页。如何一次性确定头颈钉导针的前倾角•所有病例的近端髓内钉植入均由同一位医生在标准化的透视下进行操作,术中采用OSI牵引床对足部进行牵引或行胫骨近端牵引,健侧足部放置于足套中并放在手术台下方以利于影像投照。影像增强器放置于健侧髋关节的远侧,从术野上方,越过对侧大腿,向患侧髋关节投照,此时影像增强器指向头侧,并于与双侧股骨头之间的连线成30-40度角。这个角度便于在观察患髋的侧位像而不会受到健侧髋关节和骨盆的阻挡,最大程度的避免了股骨头和股骨干近端重叠,此时将C臂角度锁定即可进行持续透视。•在置入髓内钉后,行髋关节正位透视以确定髓内钉插入的深度可让拉力螺钉的导针位于股骨头的中心或轻度偏下的位置,再将影像增强器旋转至标准侧位,即和手术台平行,连接于髓内钉的髓外导向器旋转至透视范围之外,患髋此时位于影像视野的中心(图1)。第十九页,共四十九页。图1第二十页,共四十九页。图1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九页。•图1示为模拟的术中标准侧位像,此时影像增强器和地面平行,股骨头和股骨干不在同一平面上。•将影像增强器向上旋转直至髓内钉正好位于股骨头的中心,这个角度代表了拉力螺钉由髓内钉打入股骨头的角度,此时将C臂锁定在这个角度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九页。图2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九页。图2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九页。•图2将影响增强器旋转至和股骨颈前倾角平行,此时股骨头和股骨干、髓内钉在同一平面,但未对可透视导向器进行调整。•旋转髓外导向器直至与影像增强器的投照角度平行,此时可见髓内钉正位于导向器的阴影的中间,且经过股骨头的中心。若按此位置打入的拉力螺钉正好可对准股骨头中心(图3)。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九页。图3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九页。图3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九页。•图3将影响增强器的角度锁定,调整可透视导向器和头角度平行,再次透视直至确认髓内钉正好位于可透视导向器影像的中心。此时股骨头、股骨干、髓内钉和可透视导向器均位于同一平面。•然后插入近端拉力螺钉的套管,再次检查所有组件安装正确,且确保导向器和影像增强器平行,经导向器的轨道打入导针,沿股骨头旋转中心,直至软骨下骨(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