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前五位病种病情观察要点第一页,共二十五页。位列ICU前五位专科疾病是第二页,共二十五页。脑梗塞是指由于脑供血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软化形成梗死的脑血管疾病。临床最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第三页,共二十五页。临床表现•主观病症:头痛、头昏、头晕、眩晕、恶心呕吐、运动性和(或)感觉性失语,甚至昏迷。•脑神经病症:双眼向病灶侧凝视、中枢性面瘫及舌瘫、假性延髓性麻痹如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躯体病症:肢体偏瘫或轻度偏瘫、偏身感觉减退、步态不稳、肢体无力、大小便失禁等。•脑梗死的梗死面积以腔隙性梗死最多,临床表现为:亚急性起病、头昏、头晕、步态不稳、肢体无力,少数有饮水呛咳,吞咽困难,也可有偏瘫,偏身感觉减退,局部患者没有定位体征。•中等面积梗死以基底核区、侧脑室体旁、丘脑、双侧额叶、颞叶区发病多见,临床表现为:突发性头痛、眩晕、频繁恶心呕吐、神志清楚,偏身瘫痪,或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中枢性面瘫及舌瘫、假性延髓性麻痹、失语等。•大面积梗死患者起病急骤,临床表现危重,可以有偏瘫、偏身感觉减退,甚至四肢瘫、脑疝、昏迷等。第四页,共二十五页。病情观察要点•意识状态:意识的改变是最早反响脑损伤的一项指标,是观察病情进展的重要体征。通过呼唤患者、疼痛刺激、咳嗽、角膜反射等了解患者意识障碍程度。•瞳孔的变化:如一侧瞳孔散大,说明颅内压增高;双侧瞳孔呈针尖样缩小为脑桥出血的特征;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伴有生命体征的改变,提示病情危重。•生命体征:生命体征随着病情变化而变化。随着堵塞灶的增大,颅内压可相应增高,脉搏、呼吸变慢,血压代偿性增高。血压过低,会引起脑供血缺乏,可加重脑部病变。•其他方面的观察:观察肢体瘫痪情况;有无抽搐发作;头痛〔多为隐痛〕;呕吐。•意识状态:意识的改变是最早反响脑损伤的一项指标,是观察病情进展的重要体征。通过呼唤患者、疼痛刺激、咳嗽、角膜反射等了解患者意识障碍程度。•瞳孔的变化:如一侧瞳孔散大,说明颅内压增高;双侧瞳孔呈针尖样缩小为脑桥出血的特征;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伴有生命体征的改变,提示病情危重。•生命体征:生命体征随着病情变化而变化。随着堵塞灶的增大,颅内压可相应增高,脉搏、呼吸变慢,血压代偿性增高。血压过低,会引起脑供血缺乏,可加重脑部病变。•其他方面的观察:观察肢体瘫痪情况;有无抽搐发作;头痛〔多为隐痛〕;呕吐。第五页,共二十五页。脑出血俗称脑溢血,属于“脑中风〞的一种,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一种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见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第六页,共二十五页。临床表现脑出血的程度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有很大关系。从一发病就出现意识不清,逐渐加重,说明出血部位不好,出血量大。常见部位脑出血的表现有:壳核内囊部出血:出现典型的口眼歪斜、偏瘫,半身感觉减退,偏盲、失语。颞叶出血:出血一侧头痛较剧,颈强直,也可出现偏瘫,失语脑室出血:假设出血量大,可引起迅速昏迷,四肢肌张力高,高烧(40℃以上),多汗,消化道出血(吐咖啡色物、排柏油便),死亡率高桥脑出血:一开始就呈深昏迷。桥脑为生命中枢所在,5毫升以内的出血就引起严重后果。瞳孔极度缩小,如“针尖样〞,高烧40℃以上,呼吸衰竭,继而呼吸停止,多在24小时内死亡小脑出血:以急剧的眩晕,剧烈头痛,伴频繁呕吐为首发病症,早期神志清醒,不久即进入昏迷。小脑出血不出现半身不遂。脑出血的程度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有很大关系。从一发病就出现意识不清,逐渐加重,说明出血部位不好,出血量大。常见部位脑出血的表现有:壳核内囊部出血:出现典型的口眼歪斜、偏瘫,半身感觉减退,偏盲、失语。颞叶出血:出血一侧头痛较剧,颈强直,也可出现偏瘫,失语脑室出血:假设出血量大,可引起迅速昏迷,四肢肌张力高,高烧(40℃以上),多汗,消化道出血(吐咖啡色物、排柏油便),死亡率高桥脑出血:一开始就呈深昏迷。桥脑为生命中枢所在,5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