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5免疫系统的细胞和组织器官Cellsandorgansoftheimmunesystem第一页,共五十一页。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中枢外周胸腺脾脏骨髓淋巴结法氏囊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皮肤相关淋巴组织干细胞系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其他APC(树突状细胞/内皮细胞等)其他免疫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等)膜型分泌性TCRIgBCR补体CD细胞因子粘附分子MHC第二页,共五十一页。第一节淋巴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淋巴组织器官为淋巴细胞的发育提供了合适的微环境,集中了抗原特异性的淋巴细胞,通过全身器官进入外源抗原入侵的区域,协同不同类别淋巴细胞和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淋巴器官分为初期淋巴器官和次级淋巴器官。初期淋巴器官是淋巴细胞产生和发育成熟的场所;成熟细胞在次级淋巴器官与外来抗原接触后,产生应答。第三页,共五十一页。一、初级淋巴器官的组成和结构1.骨髓(bonemarrow)淋巴细胞和其他的血细胞来自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stemcell,HSC),胚胎期造血细胞来自卵巢的血岛,在胚脾中短暂出现,最后在骨髓中出现。造血干细胞分为淋巴干细胞系和骨髓干细胞系。骨髓中各种前体细胞的增殖和成熟受细胞介素(骨髓基质细胞和MΦ)的刺激,如CSF(colonystimulatingfactor)。第四页,共五十一页。2.胸腺胸腺位于胸腔纵隔上方,胸骨后方,分左右两叶。胸腺在出生后两年内为活动的高峰期,青春期长至最大,以后逐渐退化,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胸腺萎缩。胸腺结构:胸腺可分为皮质和髓质两个部分胸腺功能:胸腺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大约1%的细胞能最终发育成熟。髓质内的网状上皮细胞分泌的胸腺素和胸腺生成素对T细胞的分化起到重要的作用,形成对自身抗原的耐受性-维持自身的稳定。T细胞成熟中能与自身抗原发生反应的克隆被清除。第五页,共五十一页。3.腔上囊腔上囊是鸟类特有的器官,它是鸟类B淋巴细胞成熟的部位;对鸟类体液免疫应答非常重要。性成熟后便消失。第六页,共五十一页。二、次级淋巴器官的组成和结构次级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以及肠系和皮肤等淋巴器官。1.淋巴结2.脾脏3.其他外周淋巴组织⑴皮肤淋巴组织:表皮和真皮中都有免疫细胞,表皮中有上皮细胞、郎汉细胞和少量淋巴细胞(CD8+Tcell);真皮含有大量的T细胞(CD8+、CD4+Tcell)。⑵粘膜淋巴样组织第七页,共五十一页。增加了和抗原接触的机会、使淋巴细胞迅速分布到全身。第八页,共五十一页。第二节:免疫系统的细胞免疫细胞泛指所有参加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身,主要包括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其他抗原递呈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和红细胞。所有的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是位于造血组织中的原始造血细胞。胚胎第2周时可出现于卵黄囊,第四周转移至胚脾,妊娠5个月后,骨髓开始造血,出生后骨髓成为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来源。第九页,共五十一页。一、B细胞B细胞可定义为带有自身合成免疫球蛋白的细胞。mIg是比分泌的抗体多一段穿膜肽。1.B细胞来源:胚胎期的脾脏和肝脏以及成体的HSC。2.B细胞发育:记忆B细胞上有归巢受体,可以在淋巴细胞中识别胸导管和淋巴结。同时可以在抗原的刺激下迅速转变为浆细胞。3.B细胞亚系:分为B-1,B-2两个亚系,B-1为T细胞非依赖性,没有次级应答,主要产生IgM;B-2为T细胞依赖性,有次级应答,产生IgM和IgG。第十页,共五十一页。4.B细胞的表面标志和内部标志⑴表面标志B细胞分化抗原Fc受体:FcγR和FcεR,后者FcεRⅠ和FcεRⅡ型,FcεRⅠ位于肥大细胞和碱性粒细胞,FcεRⅡ位于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血小板和B细胞上。补体受体:CR1和CR2(C3受体),CR1结合补体后发挥免疫吸附作用;CR2结合C3d后刺激B细胞的生长分化。B7分子:协同刺激因子,B7.1分布于活化的B细胞、MΦ和DC上,B7.2活化的B细胞和单核细胞上。可以和CD28以及CTLA-4分子结合。CD40:表达于B细胞、MΦ、DC和碱性上皮细胞,与CD40L结合后可以促进B细胞的活化。第十一页,共五十一页。T1受体和MEM受体:未成熟B细胞表明标志,T1抗原为T细胞表面标志;MEM为鼠红细胞受体。有丝分裂原受体:分裂原可以促进B细胞分裂,使静止的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MHC-Ⅱ抗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