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散文诗两首教学目标1.指导把握诗歌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进行美的熏陶的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过程第1课时激情导入母亲似一棵大树,它庇护着我们成长;母爱似一盏明灯,它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母爱似一泓清泉,这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以母爱为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沐浴一次美的洗礼!自主预习【课题解析】“金色花”,是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诗中用“金黄色”比喻儿童,以此为题,点明写作的意象和内容,借以赞美母子之爱。“荷叶”,莲的叶子。文题之所以用“荷叶·母亲”,是因为作者借雨中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的情景,抒写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富有韵味。自主预习【走近作者】泰戈尔(1861~1941),印度文学家。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沉船》《戈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自主预习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被称为“世纪老人”,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她在文学创作上最擅长的是小诗。冰心散文的语言凝练明快、清新婉丽,带有浓重的抒情性,给人以如诗似画的美感。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自主预习【字词梳理】1.读准字音。祷告(dǎo)并蒂(dì)菡(hàn)萏(dàn)姊(zǐ)妹徘(pái)徊(huái)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罗摩yǎn(衍)那qī(攲)斜nì(匿)笑莲(蓬)pengyīn(荫)蔽fù(覆)盖自主预习3.根据意思写词语或解释词语。(1)偷偷地笑。(匿笑)(2)荷花的别称。(菡萏)(3)倾斜,歪斜。(攲斜)(4)慈怜:慈爱怜惜(5)繁杂:(事情)多而杂乱自主预习本文初读,整体感知。自主预习本文初读,整体感知。自主预习《金色花》中“我”为什么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那金黄的色彩又象征着什么?【交流点拨】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回报母爱的心愿。合作探究1.朗读训练深情诵读《金色花》,以点名诵读和小组赛读的形式诵读,并说说朗读时应怎样注意人物的语气、感情。示例: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孩子的调皮、快乐)②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母亲的焦急惦念)③“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④“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孩子的淘气、撒娇和对母亲的爱恋)合作探究2.文本探究(1)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交流点拨】一是印度人喜欢用花比喻儿童;二是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象实在新奇而美妙。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瞒着妈妈。合作探究(2)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交流点拨】正文说,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象,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3.主旨探究《金色花》把儿童想象成了一朵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可以象征母亲喜爱孩子、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合作探究4.品味语言说说你对“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几句话的理解。【交流点拨】“你到哪里去了”,使得妈妈着急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