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墨家文化才是我国传统文化优秀遗产VIP免费

墨家文化才是我国传统文化优秀遗产_第1页
1/13
墨家文化才是我国传统文化优秀遗产_第2页
2/13
墨家文化才是我国传统文化优秀遗产_第3页
3/13
【说明】封建专制统治者最忌讳民主思想和平民思想。因为这一思想会唤醒人民的觉醒,强烈冲击特权等级专制制度。如果允许这一思想存在,专制等级制度便难以维持下去,因此历代封建专制者只能选择愚民的儒家思想。近年,带有平民思想、民主思想的墨家文化不受推崇,远离人们的视野,反倒突然普及愚民的儒家文化。为什么近年出版物以及影视,都是歌颂那些集权专制封建帝王?这种现象身后的政治背景说明什么?我一直质疑这两个现象,琢磨思考这些问题。在我国漫漫几千年历程中,谁是中国历史上最值得赞赏的领袖呢?估计十之八九不是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就是说康熙;如果问,我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是谁?恐怕不是讲孔子、孟子,就是说是老子,要不可能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类。其实,上述那些都不是好皇帝;儒家文化也罢,法家文化或道家文化,对于所有经典都必须深入研究、透彻分析、适当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有的正确态度,也是学习传统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我这篇文是读书笔记,先把观点提出来日后再说。问题的提出。如果我们对于历史人物用历史的观点来看待、评价的话,就会发现,这些领袖型的历史人物的选择,都是一种自己的追求,一般都是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所作出的选择。他们的选择不但改变他们自己,也或多或少地改写了历史。我们当然不能强求古人有今天的思维方式,但对于他们的行为和历史贡献如何评价?我想标准的确立,本身就存在严重的偏差。不管几个标准,说透了无非就是站在统治者立场上考量呢,还是站在人民立场上考量。立场决定观点,站在位置不同,视角不同,结论当然不同。长期以来史书观点基本上都是偏向朝廷偏重帝王评价,一般都是以当朝皇帝的意志为评判的标准考量,没有从子民的立场看问题。以至于一些野史和正史差别较大。对毛泽东的评价就是这样。此外,文化流派方面,有儒家还有墨家法家等,作为历史记载,需要的是客观如实记录,不能厚此薄彼。要给后人留下事情的真相。问题就出在,我国的历史书籍往往都是文人史官执笔,一方面他们看执政者的眼色;一方面根据自己的好恶说事。所以,一些暴君、流氓出身的帝王在史学家的笔下被美化,反倒成了好皇帝;儒家文化被拔高了,墨家等被贬低,甚至没有记载,先进的文化遗失了,愚民文化则大行其道。我看近年出版书籍都是《论语》读物,什么千古大帝一大堆,其实都是误导。我就以汉文帝为例:文帝在位23年。他做了哪些别的皇帝做不到的事情呢?有史书记载,元年2月他连下两道诏书要求官员体察百姓疾苦,尽快出台赡养老人的制度。随后,他又颁发一道法令规定:80岁以上的老人,由朝廷每月赐给大米一石,肉20今,酒五斗;90岁以上的老人,没人另加布帛二匹,棉絮三斤。那个时候的老人在地方享受的待遇,相当于县官一般的待遇了。别说尧舜之世都办不到,那怕今天所谓“和谐社会”也没有这种待遇,汉文帝却是板上钉钉做到了啊。有史料记载,元年4月,齐国、楚两封国发生大地震,29座大山同时崩塌,人民遭受到了巨大的灾难。别以为今天汶川地震,胡亲临地震灾区慰问以示亲民,文帝早就知道这样做。他亲自主管赈灾委员会工作,强调:为了赈济灾民、恢复生产,齐国和楚国必须减收税赋。为了给封国国君做出榜样,文帝还撤销了专门用于保卫长安的部队。同时,还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和后宫妃子到田间劳动,以为天下表率。你说中国几千年历史当中,那个皇帝带着老婆孩子亲自下地劳动?!这不是明摆着“为人民服务”吗?不要以为共产党才知道这样做,封建社会的帝王也知道这样做。再说,我们以为今天免除农业税是破历史纪录,其实,早在汉文帝13年,他就破天荒免除了全国农民的田赋租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没有这么干的事,汉文帝早做了。不要以为讲“河蟹”,社会就和谐。汉文帝的行动表明,他不以穷兵黩武为功,看重的是民生问题。据记载,汉文帝时期,粮价普遍低廉,甚至出现每石“粟至十余钱”情景。对比秦朝末年与汉初,每石米那时候是五千钱啊。你今天的时代和前期对比如何?物价飞涨居高不下始终只有高没有低,说明什么?一个封建帝王能办到的事情,你今天都办不到!更值得称道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墨家文化才是我国传统文化优秀遗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