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量表及目标2013-01-09阡陌躬耕课堂观察量表及目标1.针对问题制作的课堂观察量表。(1)教材运用的等级量表。课堂教学教材运用观察量表(表1)课本使用情况(打√)(全部)或(部分)课本中图标使用次数课本中思考题使用次数课本中活动使用次数课本中练习使用次数拓展引用课外资料次数具体记录课本内拓展1、2、3、4、5、(2)课程资源的等级量表。课堂教学课程资源观察量表(表2)时间地点课题观察者资料姓名年龄教龄观察视角课程资源开发的多样性、适切性、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课程资源的生成观察记录观察内容统计(划“正”或“勾”)1、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资源种类A、课本B、影象资料C、课件E、资料袋D、网络F、其他2、课堂教学中各类资源使用次数A、课本C、课件E、资料袋B、影象资料D、网络F、其他3、课堂教学中各类资源使用的时机时机资源种类课前解决问题时表达观点时阐述重点时突破难点时课后A、课本B、影象资料C、课件D、网络E、资料袋F、其他4、课堂教学中各类资源使用的效果(打分5分制)作用资源种类提供资料表达观点阐述重点突破难点解决问题建构知识A、课本B、影象资料C、课件D、网络E、资料袋F、其他5、课堂教学中各类资源的服务对象(打分5分制)作用资源种类为学生的学为教师的教为表演为记录生成型资源为资源而资源A、课本B、影象资料C、课件D、网络E、资料袋F、其他6、学习中生成的资源学生作品师生共同建构的资源新生成的问题其他7、各类资源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打分5分制)作用资源种类为学生的学为教师的教为表演为记录生成型资源为资源而资源A、课本B、影象资料C、课件D、网络E、资料袋8、学生应用各类资源的情况(记录应用次数)作用资源种类复制复述重组为电子文稿用资料构成新作品作为讨论论据,变成自己的话说出不会应用资源A、课本B、影象资料C、课件D、网络E、资料袋(3)教师行为的等级量表。课堂教学教师行为观察量表(表3)时间地点课题观察者资料姓名年龄教龄观察视角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工作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观察记录视角得分01、教学态度是否沉稳、愉快02、课堂教学语言用辞是否浅显易懂03、对教室秩序的管理是否到位04、学习前是否就学习目标与方法与学生讨论05、能否通过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调控学习气氛06、能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07、对学生反应的注意08、对学生突如其来问题及状况的处理09、能否通过恰当评价引导对学习主题的深入思考10、能否学生的意见,并与学生平等交流[5分制:优: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可,1分。](4)学生行为的等级量表。课堂教学学生行为观察量表(表4)时间地点课题观察者资料姓名年龄教龄观察视角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观察视角得分01、学习兴趣是否浓厚。02、学习情绪是否高昂。记录03、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04、对教师态度。05、能否在学习中自觉从教师推荐的资源(网络、资料袋)中自主选择、重组信息、能否“发现”规律,形成自己的见解并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06、积极思考,深入探询。07、合作学习中,能否与同学有效合作,能否照顾其他同学的学习需要。08、学习中,能否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不同意见。09、学习中,能否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10、学习中,能否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调整学习策略。[5分制:优: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可,1分。](5)师生互动的等级量表。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观察量表(表5)时间地点课题观察者资料姓名年龄教龄观察记录观察内容次数效果评价ABCDE教师提问类型01、描述性问题02、判断性问题03、论证性问题学生提问类型05、理解性疑惑06、判断性疑惑07、实证性疑惑互动类型08、师生互动09、生生互动10、师班互动教师对互动过程的推进11、以问题推进互动12、以评价推进互动13、以非语言推进互动言语互动过程记时14、30秒以下15、30秒以上16、热情17、冷漠教师对学生提问的18、忽视互动管理19、有效调控20、放任(6)教学评价的等级量表。课堂教学教学评价观察量表(表6)执教教师性别年龄教龄职称执教科目执教班级课题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