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本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方程》第一课时《字母表示数》。一、教材分析:“用字母表示数”是小学生学习代数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重要内容。由于小学生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对于他们来说是很抽象的,而且用字母表示数有许多知识和规则与学生原来的认识和习惯不同,而这些知识和规律又是学习简易方程以及中学里学习代数的主要基础。二、学生分析“用字母表示数”是小学四年级第八册第七单元的起始课,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用字母表示一个地区,一个数等生活经验和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图形的面积、周长计算公式的知识经验。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学关系和数量,因此,把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是一个难点,需要大量的结合学生自身实际的感性材料,让学生体验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从中体会它的优越性,促使学生建立用字母表示数的观念,形成初步的符号感。三、学习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利用字母表示数进行表达和交流。2、过程方法目标:在探索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渗透归纳猜想、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3、情感态度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合作学习及相互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课件出示)春天池塘里的美丽景色,荷叶上可爱的青蛙正张开它那张大嘴巴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你们听,来这里春游的小朋友,正数着青蛙呢?(课件里播放一小朋友读: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青蛙两张嘴,……)师:让我们跟着他们一起数吧!教师点击课件,点击一次跳一只青蛙,紧接着全屏幕都是青蛙。该怎么表示呢?师:那我们能否有办法把大家数的1只、2只、3只、4只……无数只青蛙全都表示出来呢?想一想谁有办法?生1:几只青蛙几张嘴。师:你说得真好!能用一句顶万句,看来你有较强的概括能力。生2:无数只青蛙无数张嘴。师:那么,你们再想一想,能不能找到一个更简洁的方法来表示这首儿歌?商量商量。师:谁来讲一讲?生1:n只青蛙n张嘴。师:说得好!幻灯出示:n只青蛙n张嘴师:谁还想说?生1:a只青蛙a张嘴。生2:c只青蛙c张嘴。生3:x只青蛙x张嘴。师:那么x表示什么意思呢?师:那是用字母来表示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字母来表示数。(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是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本课伊始,从学生喜欢的情境出发,将学生带入意境之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用字母表示变化数较简炼的感受,激起学生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认识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1)谈话交流师:你们想知道老师的年龄吗?(课件出示老师和女儿的照片)猜猜看。师:如果老师告诉你我比女儿大25岁,现在你知道老师的年龄吗?为什么?有没有办法表示?师:当女儿1岁时,老师的年龄该怎样列式呢?生:老师26岁,1+25=26(板书1+25)师:当女儿6岁呢?生:老师31岁,6+25=31(板书6+25)师:谁会照样子说一说女儿几岁时,老师的年龄有该怎样列式呢?师:观察老师年龄的式子,你发现了什么?(2)启发思考师:如果女儿是a岁,那老师的年龄该怎样列式呢?生:a表示女儿的年龄。a+25表示的是老师的年龄。师:很好。从a+25这个式子里,你们能知道些什么?生1:我从这里面能知道老师有多大。师:哦,能知道老师的年龄。还能知道些什么?生2:老师永远比女儿大25岁。师:非常不错,这个式子不仅表示了老师的年龄,还表示了老师和女儿之间的年龄关系。同学们想一想这里的a又可以表示哪些数呢?生1:整数。师:有不同意见的可以接着说。生2:小数和整数。(师提醒是年龄)生3:有限的整数。因为人不可能无限的活下去的,所以a只能表示有限的整数。师:对,说得很好。因为人不可能无限的活下去的,所以这里的a就不能无限取下去。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