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6.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一)牛顿三个运动定律的意义牛一:指出了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牛二:揭示加速度是力作用的结果,揭示了力、质量、加速度的定量关系。牛三:揭示了物体间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明确了相互作用力的关系。力和运动的关系力和运动关系的两类基本问题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指的是在受力情况已知的条件下,要求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求出物体的速度和位移。基本思路是:先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出合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利用运动学的有关公式求出要求的速度和位移。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例1.一辆载货的汽车,总质量为4.0×103Kg,运动中所受阻力恒为1.6×103N,在不变的牵引力作用下由静止启动,若牵引力为4.8×103N,问:启动10s后汽车的速度达到多少?启动10s内汽车的位移是多少?一、一、研究对象是谁?研究对象是谁?一、一、研究对象是谁?研究对象是谁?二、受几个力的作用?二、受几个力的作用?二、受几个力的作用?二、受几个力的作用?三、合力沿什么方向?大小是多少?三、合力沿什么方向?大小是多少?三、合力沿什么方向?大小是多少?三、合力沿什么方向?大小是多少?F牵GF阻FN受力分析受力分析y:Fy合=0x:Fx合=?yxo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练习1.一木箱质量为m=10Kg,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用斜向右下方F=100N的力推木箱,使木箱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运动。F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求经过t=5秒时木箱的速度。FθmgFNFfF1F2v=24m/s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2.质量为50kg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75N的水平拉力而开始运动,该力作用4s后撤去。已知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求(1)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2)物体发生的总位移(g=10m/s²)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指的是在运动情况(如物体的运动性质、速度、加速度或位移)已知的条件下,要求得出物体所受的力。基本思路是:首先分析清楚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然后在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基础上,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力。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例2.一个滑雪的人,质量m=60Kg,以v0=2m/s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地滑下,山坡的倾角θ=30o,在t=5s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s=60m,求滑雪人受到的阻力(包括滑动摩擦和空气阻力)。θmgmgFNF阻F2F1θθ练习3、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处静止释放后竖直下落,在某时刻受到的空气阻力为f,加速度为a=1/3g,则f的大小为多大?解题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必要时画受力示意图;3、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必要时画运动过程简图;4、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运动学公式求加速度;5、利用运动学公式或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求解要求的物理量。练习4、质量为2.75t的载重汽车,在2900N的牵引力作用下,由静止开上一个山坡,沿山坡每前进1m,升高0.05m,汽车前进100m时,速度达到36km/h,求汽车在前进中所受的摩擦力。(g=10m/s2)课堂练习5、质量为20kg的物体若用20N的水平力牵引它,刚好能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求:(1)若改用50N拉力沿与水平方向成37°的夹角向斜上方拉它,使物体由静止出发在水平面上前进8m时,它的速度多大?(2)在前进8m时撤去拉力,又经过5s,物体的速度多大?(3)物体总共通过多大位移?(g取10m/s2)(1)4m/s(2)0(3)16m两大问题的分析流程可见,无论是哪种情况,加速度始终是联系运动和力的桥梁。求加速度是解决有关运动和力问题的基本思路,正确的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受力情况合外力F合加速度运动情况动力学第一类基本问题动力学第二类基本问题二、简单连结体问题1.1.连接体连接体::一些通过相互作用连接在一起的物一些通过相互作用连接在一起的物体系统。体系统。它们一般有着力学或者运动学方面的联系。它们一般有着力学或者运动学方面的联系。内力与外力:连接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叫内力;外部对连接体的作用力叫外力。FF11AABBFFABAB外力外力内力内力.2.处理连接体问题的方法(1)整体法:把整个系统作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