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读写。2.学生自读自悟,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图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学习了《长城》这篇课文后,我们领略到了长城的雄伟气势,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劳与智慧,希望大家有机会都能去参观、游览我们的万里长城。今天呢,老师想带大家一起去逛逛颐和园,大家想去吗?(板书课题:颐和园“颐”字书写时强调里面是个“口”)二、预习检测1.学生展示有关颐和园的资料与图片,简介颐和园。2.老师进行总结性介绍颐和园。3.读生字词,检测预习情况。4.通过学生自行观察生字,要求老师板演较难写的生字:殿、槛。三、走进课文,初步感知。要求学生通过默读课文,感受颐和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1.学生交流汇报。(主要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美丽、非常大、漂亮。2.师进行点评。3、再看课文,思考颐和园给文中的作者留下什么印象?用文中的话来回答。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四、提疑解疑1.通读全文,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颐和园的?移步换景、游览顺序。2.找出文中有关作者游览路线的语句,并划下来。3.学生交流汇报。4.课件出示相应语句以及相应路线图,并进行疏通引导,借助游览地图,加深学生印象。五、激趣学习课文中讲了颐和园如此多的美景,你最想去哪一处?学生自由回答。(昆明湖、万寿山、长廊)六、精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1、小组合作学习第二自然段,思考长廊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抓住哪些方面来写长廊的?2、画出你喜欢的语句,并说说为什么?七、小结作者通过游览颐和园的顺序,移步换景的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写长廊时,抓住了长廊的“长”与“美”来写。板书18.颐和园颐长廊长美佛香阁万寿山和排云殿昆明湖园十七孔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