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提起职称,我还真有点话要说。记得唐太宗第一次科举取士时说:“天下英雄尽入我毂中矣”,封建统治阶级借科举笼络读书人,给他们进入上流社会或是进入政治领域的机会,使得天下读书人感激涕零,莫不颂扬帝王英明,其实,封建帝王用这种方式另一个最重要的目为了控制百姓,如同观音菩萨和唐僧给孙悟空戴的紧箍咒一样给天下罩的一张大网。千年过去了,当今离废除科举制度已经有些年头了,但至今仍然还存在封建帝王式专横跋扈的方式与嘴脸。骂职称评定是个狗日的,是因为这个东西是当官的控制人驯服奴才的有效紧箍咒。如果你与当官的关系不好,他可以分配你带差班,尽管你使用了九牛二虎之力,使差班有进步,但是也不能与快班相比,于是先进、职称、奖励统统与你无关。当然职称也没有你的份,叫你什么也得不到,喝西北风去!你说,这职称评定是不是狗日的!封建帝王弄个科举制度,多少有点公平公平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良好动机,给下层草根人一缕阳光,一丁点雨露,算是有点人性的关注。即使是天下人成就文武功,货于帝王家,也乐此不疲。谁叫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呢?而如今,也生出来一个称职评定,每年约定指标,叫我等教师如狗儿一样挣抢骨头,而扔骨头的人居然做起了山大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谁影响我的一时,我就影响他一世。专横跋扈与意指气使让多少封建帝王望尘莫及,因为帝王要顾忌国家的兴衰与民意的得失,而这评职称则全然没有更多的忌讳,好坏全是国家的?评职称,对教育教学没有什么好处,教育教学不是其他行业,不好用尺子去量,教育教学除了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还要有一棵奉献的心。职称已经商品化了需要花钱买的从市局到区局到学校都在卖。只说评职这件事,要评职称就得去考考计算机,还要学历,还要资格证,如果那些老民办或老中专来评,他们这些条件都得想办法去创造,如果是认真的去考,需要多少时间,他们从哪来那么多时间,只有放弃教学,去学,去考。这对教育教学是多大的损失,而他们拿出了这些东西对他的教学又一点用处也没有,所以教师评职称不但不能促进教育教学而且还害了教育教学。特别是中小学教师,那些评上中高的教师,他们知道以后再也不能评高一级的职称了,不用说还有上进心,能好好的到岗位去点卯就算是好的了。周国平先生,曾因职称问题耿耿于怀,并专门撰文感慨;给“佐罗”配音而颇受影迷青睐的童自荣,因职称问题与老板叫板,深受学生喜爱的上海交大晏才宏老师到死还是个讲师。这些都是名人,如我一样的普通人,则更不用说了。都40多了,头发花白,居然还没有评个中教高级。因为,跟我一起毕业的同学早就自然晋级到了高级好多年,每月的工资多领300多元。而工作量是一样,工作成绩也是差不多,有的还不如我。职称关系到教师的工资,也关系到教师的名声,所以大多看的相当重,因为看的重,许多教师总是感到痛。一是撕下脸皮之痛。本来教师的关系是其乐融融的,可是每到职称评定季节,就人人自卫,人以群分了,为了几分之差,争论的脸红的有很多,昔日温情脉脉变成了冷嘲热讽,老师斯文的脸皮撕破了,这种痛许久也不能治愈成功。二是折断脊梁之痛。求主任,找校长,好话说尽,笑脸陪光,关系用透,金钱到位,这种折断脊梁的疼痛,让老师本来纯洁健康的心态染上了污垢。三是划破血管之痛,我向来把教师的工资当作教师生命的血脉,但在职称评定面前,教师不得不划破血管了,花钱买文章发表;花钱请枪手参加没用的考试;参加花大钱形式主义的培训,虽然隐隐做痛,但还是把血献给了人家。职称评定应该是促进教师工作的一种举措,应该让教师心中高兴,但现在却成了教师的痛,每年有那么多教师承受职称评定之痛,是对教师队伍团结的破坏,是对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阻碍,更是对教师心理的一种伤害。说得不好听点评上高级的不一定比评不上中级的工作好,不一定比人家贡献大。评上的得不到尊重,评不上的不能增加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