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能坐在这里跟各位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很荣幸,同时心里也非常忐忑不安。因为自己接到这次教材解读任务时间比较紧,更重要的是自己才疏学浅、能力有限,面对的又是咱们一线的优秀教师和经验更加丰富的教学领导。我想大家一定比我更了解这册教材的内容、结构、特点以及教学的方法,我实在是有些班门弄斧。那么我就把自己学习感悟到的一些粗浅认识跟大家分享。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各位同仁对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但愿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我今天要介绍的内容共分五部分:一是四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二是教材结构、三是教材特点、四是教学目标、五是教学实施建议。一、小学四年级学生特点:做好教育工作,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四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小学中年段,在前三年的学习中他们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逐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养成了很多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个年级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进一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但是也有一些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很多有经验的老师都会说,到了四年级是孩子学习容易“塌腰”的阶段。这是因为这个阶段是他们学习情感能力快速发展和培养的重要时期,也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最后关键时机。这个时期养成的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所以说在座的各位老师工作任重道远啊。下面我们说一下教材。当我们拿到新教材时,我觉得首先应该通读,看看这本书中有哪些教学内容,几个单元分别是哪些主题,有哪些地方是承接上册教材的,哪些地方是新增加的,或者是哪些学生易学的,又有哪些是学生会遇到问题的地方。然后看教学参考书,重点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这两个部分。看看在本学期自己要完成哪些教学任务,可以采用哪些行之有效的办法。接下来我们就看看本册教材的结构:二、教材基本结构(出示课件)本册教材共分八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教材仍然按照专题编组,涵盖八个专题,分别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面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学生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八篇选读课文。(出示课件)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与三年级教材不同的是,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三、教材的主要特点四年级上册教材与一、二、三年级教材是一脉相承的。使用过前几册教材的老师,对这套教材的主要特点已经有所了解。下面结合四年级上册教材的实际,从四个方面加以介绍。(课件)1我重点介绍一下二,三。(一)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二)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文章的选材和教学内容都紧紧围绕专题设计,并且每组的前后内容互相联系,环环相扣。如,第一组的专题是自然奇观,所选的4篇课文,涉及山、水、树、云,从导语到语文园地的各项内容也都围绕专题来安排。例如第一组,在“导语”中就点出“大自然像一位魔术师,它的杰作,常常令人惊叹与震撼”,要求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