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拿来主义学案VIP免费

拿来主义学案_第1页
1/3
拿来主义学案_第2页
2/3
拿来主义学案_第3页
3/3
1《拿来主义》导学案导学目标(1)理解本文的题旨和拿来主义的基本含义。(2)掌握本文的论证结构,体会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3)通过学习本文形象、含蓄、幽默、犀利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导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1、背景介绍清朝政府实行“闭关主义”,其结果是落后挨打;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政府和北洋军阀奉行卖国政策即“送去主义”;国民党反动政府继承他们的衣钵,政治上投靠帝国主义,经济上以至文化上继续实行“送去主义”。当时在文化工作者中间,在对待外国文化问题上,存在两种错误认识,概括起来,就是“全盘否定”和“全盘西化”。针对这些错误认识,鲁迅写了这篇文章,提出了“拿来主义”的口号,阐明了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2、给加点字注音:冠冕堂皇()吝啬()玄虚()蹩进()残羮冷炙()脑髓()孱头()自诩()掘起()磕头()徘徊()蹩进()譬如()国粹()3、填空题鲁迅是我国伟大的()、()、()。他发表的我国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散文集();散文诗集();本文选自鲁迅的杂文集()。学生自读课文,理清全文结构:课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4):揭露批判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1、2段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学艺(文艺)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辱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主张必须针锋相对,实行。3、4段尖锐地指出的自欺欺人的实质,它必然导致亡国灭种的惨重后果。第二部分(5-9):阐明的内容,批判在对待问题上的错误倾向。第5段,承上启下,提出。第6段,揭示的危害性,揭示实行的必要性。第7段,揭示的含义就是。第8段是批判对待的三种错误态度。第9段是阐明实行应怎样区别对待文化遗产中的。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指出实行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熟悉课文内容;2、习本文形象、含蓄、幽默、犀利的语言。自学引导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4段)1、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主张之前,先批判了哪些主义?作者对这些主义的态度是什么?重点在揭露和批判什么主义?作者所批判的这个主义的实质是什么?22、鲁迅摆了哪三件事实来揭露的“送去主义”?三件事都着眼在一个什么字上面?“发扬国光”,“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等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什么作用?3、第3段的论证过程比较复杂。它采用了类比的认证方法。请将类比的内容填上。4、“抛来”与“抛给”两个概念有何不同?为什么又可称为“送来”呢?外国送来了什么?这些东西用作者的话来讲是什么?这种送来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文章第5段和第六段进行分析。5、理解下面这几个句子。(1)“当然,能够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究竟是不是见得丰富和大度?为什么?因此“丰富”和“大度”两个词带有什么意味?(2)“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些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摩登”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这么说?二、小结以上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这一部分揭示了反动统治集团由“闭关主义”变为“送去主义”,由“惧外”到“媚外”的发展逻辑,着重批判了“送去主义”,把它的内容,特别是“学艺”方面的具体内容3反动实质、恶劣后果揭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破得彻底。而且,把问题放到了总结近百年历史教训的广阔背景上来论述,运用充满感情色彩的语句表达,既深刻,又有战斗力。第三课时一、阅读课文5-9段,回答下列问题1、“送来”和“拿来”有什么不同?怎样“拿”?2、“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大宅子”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是怎样说理的?3、“大宅子里有什么?各比喻文化遗产中的什么内容?“拿来主义”者对这所“大宅子“里的东西采取的总的方法是什么?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总结全文,加深理解。这篇文章至今仍放射着思想的光辉。就其见解来说,仍有现实意义。作者所论证的“拿来主义”的主张,跟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同志所讲的对待文化遗产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吻合的,一致的。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仍不能忽视认真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古今中外文化艺术中一切好的东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拿来主义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