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网络课形考任务一到四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879)形考任务1提交一份独立撰写的学习和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报告。要求字数:800字。答:通过对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仔细研读,让我对语文的概念和作用有了全新的认识。语文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提高人的内在修养和文化底蕴的重要手段,甚至对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当今世界,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同时也在要求着人类必须与时俱进,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以下就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谈谈我的几点体会:一、要增强课程改革意识《课程标准》是对—门课程学习的总体要求,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义务教育阶段一门课程的教育宗旨和要求。因此,反映当代世界发展潮流和中国社会变化与发展要求的课程目标,必须以注重学生健康个体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提倡创新、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为特征,取代以“理解"、“熟悉"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课程目标。新课程目标,在注重基础性的同时,更注重发展性和创造性课程目标的确立与实施,以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观念。有了这个思想观念,新课程改革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指导深度,而且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最终目的。为此,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应演扮好自己的角色,解放思想,认真学习课改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课改意识,在行动中支持课程改革。二、在实践教学中努力充当促进者的角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其基本途径就是课堂教学。面对新课程,每位教师思想观应有新的转变。在实践中,思想观念应由重"教"不重"学"中解脱出来。新课程明确要求,教师应充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爱好;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改变教师角色,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胆量和勇气,只有这样,新课程改革才能顺利进行、保障实施。三、挖掘课程资源,充实教与学在以往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问题。而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可以说,新课程增强了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引发教师集体行为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业分工。也就是说,新课程提倡留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聪明的发挥。因此,为了改变教师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必须创设环境让教师在教研中交流、研讨,并获得共识。形考任务2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在论坛中发帖具体论述以下问题,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总成绩的15%。1.如何理解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答: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2.谈谈你对多渠道开发并利用母语学习课程资源的认识。答:①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教材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诸多能力。②改变单一的以课本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采取多种多样的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形成并发展语文能力,培养学习语文兴趣。③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④创设多彩的校园环境,将富于生命活力的环境作为课程资源之一,以熏陶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发展。⑤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3.简要介绍你所在学校语文教材识字写字课的编写特点和实施要求。答:一、先安排识字再安排拼音统编教材先安排一个单元的识字课,引导学生先学习40个特别简单、高频的“基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