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河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精选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00题)1.《背影》为刻画一个慈父的形象重点描写的是()A.人物的语言B.人物的行动C.人物的背影D.人物的画貌2.《张中丞传后叙》中所说的“守一城,捍天下”的“城”是指()A.汴州B.睢阳C.洛阳D.长安3.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类书是()A.《永乐大典》B.《四库全书》C.《册府元龟》D.《古今图书集成》4.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左传》B.《汉书》C.《史记》D.《后汉书》5.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陈奂生是梁晓声的系列小说《陈奂生上城》中的人物B.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池莉的《烦恼人生》都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C.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将新时期的散文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其代表作包括《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D.《人到中年》的作者是谌容,小说的主人公是陆文婷6.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项修辞手法不同的一句是()A.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C.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7.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所运用的是反驳,其着眼点是()A.反驳论点B.反驳论据C.反驳论证D.反驳态度8.下列属于契诃夫作品的是()A.《我的叔叔于勒》B.《万尼亚舅舅》C.《山上的小屋》D.《猎人笔记》9.下面作品中,用“以小见大”手法反映社会现实的是()A.《论学问》B.《苦恼》C.《致大海》D.《米龙老爹》10.郁达夫的作品集是()A.《三闲集》、《闲书》B.《闲书》、《热风》C.《屐痕处处》、《龙、虎、狗》D.《闲书》、《屐痕处处》11.《红楼梦》中,在宝玉挨打后,众人纷纷前来探望。请根据人物性格,判断下列哪句是薛宝钗的问候A.“我的娘,怎么下这般的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到这个分儿。幸而没动筋骨,倘或打出个残疾来,可叫人怎么样呢?”B.“你可都改了罢!”C.“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D.“可好些了?想什么吃,叫人往我那里取去。”12.“赋”作为一种文体,形成于()A.战国时代B.秦代C.汉代D.三国时代13.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采用的驳论方法是()A.反驳论证方式B.反驳论点C.反驳论证过程D.反驳论据14.以宋室南渡为界,其词作的情感和风格呈现出两种不同面貌的词人是()A.柳永B.苏轼C.李清照D.辛弃疾15.《陌上桑》选自《乐府诗集》的()A.郊庙歌辞B.相和歌辞C.杂曲歌辞D.鼓吹曲词16.《张中丞传后叙》一文最突出的写作特色是()A.抒情与叙事并重B.议论与叙事并重C.抒情与议论并重D.描写与抒情并重17.“望洋兴叹”、“高枕无忧”、“移风易俗”三个成语依次出自()A.《谏逐客书》、《报刘一丈书》、《冯谖客孟尝君》B.《冯谖客孟尝君》、《庄子·秋水》、《报刘一丈书》C.《报刘一丈书》、《谏逐客书》、《庄子·秋水》D.《庄子·秋水》、《冯谖客孟尝君》、《谏逐客书》18.射箭“中石没镞”的细节出自()A.韩愈《张中丞传后叙》B.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C.司马迁《李将军列传》D.侯方域《马伶传》19.《谏逐客书》贯穿始终的论证方法是()A.由个别到一般B.由一般到个别C.在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D.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20.《爱尔克的灯光》表达了作者()A.回到故居时的欢乐心情B.久别重逢与亲人团聚后的欣喜C.抨击封建家庭、封建道德对青年人的摧残D.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21.《米龙老爹》在叙述角度和叙述方式上的特点是()A.顺叙方式和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使用B.倒叙方式和第一人称叙述方式C.顺叙之中有插叙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D.倒叙方式和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使用22.议论文的三要素是指()A.论点论据论证B.归纳演绎比较C.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D.立论驳论结论23.下列各句中,“数”字作“计算”义解的是()A.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B.成败之数,视此而已C.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D.数罟不入湾池24.“三曹”中诗风悲凉慷慨、气韵沉雄的是()A.曹丕B.曹操C.曹植D.曹睿25.屈原的《国殇》选自他的()A.《九章》B.《九歌》C.《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