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从2005年上海高考生物学试卷谈高三生物学科复习 VIP免费

从2005年上海高考生物学试卷谈高三生物学科复习 _第1页
1/1
生物学教学生f筮鲞2筮从2005年上海高考生物学i式眷谈高三生物学科复习吴炜红(上海市闵行中学201100)随着上海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改革也在不断深化,这就对高三复习备考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是上海二期课改的首次亮相,2005年的上海高考卷更引起广大师生的关注。笔者从2005年上海高考生物学试卷,就教材对高三生物复习的重要性提出以下认识。1重视教材构建知识网每到高三复习阶段,很多学生都有这样一种错误的认识,在高一、高二的时候已经学过、看过教材,复习时看与不看一样,反正高考又不考书上的内容。于是将教科书束之高阁,而把“漫天飞舞”的各类所谓“内部资料”等视为珍宝。这样造成连教材上一些最简单的识记知识也不会。在今年的上海高考生物试卷(见本刊2005年第lO期)中,出现了纯粹考教材上属于识记知识的考题。如:选择题第1题问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科学家是哪国人;第2题轴突是指神经细胞的什么结构;第5题是氧气透过肺泡进入毛细血管的方式;第lO题是在给出的激素中选出生理作用相互拮抗的;简答题第40题的讨论题1、2,要求回答蛋白质的作用和DNA主要处于细胞的什么结构中;等等。我认为这是通过高考题来提醒广大的高三教师和学生,课改、高考改革,并不是走向偏、怪、难,高考还是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核。今后的高考复习中还得重视教材,以教材为学习蓝图,构建知识网。只有学生具备了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才能形成能力,实现对知识的迁移和综合。2重视从教材中挖掘有价值的选题在今年的高考题中,如:简答题34(A)题,回答有关免疫问题:35题,回答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不难看出它们是紧扣教材,源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完全符合《考纲》的要求,题型的新颖度只能属于一般,然而学生做下来,感觉并不好。分析原因,主要还是熟悉教材、吃透教材没做好。其实教材中不仅有很多有价值的现成题,更有许多可组成有价值题的素材,包括图像、图表、事例,课外阅读材料等。如果将这些素材进行“加减组合”“本末倒置”的处理,就会成为理想的好题。这样处理,不仅对学生吃透教材、活化知识、夯实基础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而且还对学生进行学科内综合复习起着不可估量的指导作用。3注重教材的经典实验与生命科学史,加强学生思维・17・和研究方法的训练新教材在取材与编排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增加了有关生命科学史料及经典性实验的阐述,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过程的曲折和艰辛,同时领略和感悟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与思路。今年考题中的第36(B)的第7小题是把一株3em的小麦幼苗,培养在侧面开一个小孔的纸盒中,胚芽鞘弯向小孔生长。要求设计一个实验方法,在细胞水平上证明,向光一侧细胞生长慢,背光一侧细胞生长快。小麦胚芽鞘向光弯曲是一个经典实验,他的原理、方法等学生应该是非常熟悉的,借助此知识背景,巧妙地设计了一道实验设计题,这属于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的题型。题目虽小,然考查学生是否能快速地领会题目意图,从经典实验的思维定势中摆脱出来,读懂“细胞水平”的暗示,这其实在考查学生是否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实验过程是否有所体验,是否能用所学的实验方法来解决新问题,很能反应出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原理与方法。第4O题实验题,要求检测萝卜储藏根组织细胞中是否存在蛋白质和DNA,根据所提供的条件参与实验设计并完成实验。本题是与化学有关的综合性生物学实验设计题,考生需要用足给出的条件,并设立对照组,同时对鉴定结果的预测和分析要合理,也是对能力的一种实际考查。本题旨在引导学生重视教材中的基础实验和考查常规的实验操作步骤。这需教师平时加强对经典科学实验的挖掘,使学生领悟其中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作适当的训练,使学生掌握那些万变不离其宗的方法和原理。只有这样,当学生遇到新情景题时,就不会采取削足适履的方法来应付了。4立足教材,关注热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实际问题高考试题趋向于以社会热点、焦点和最新科技(特别是前一年国际、国内的科技新进展和诺贝尔奖成果相关材料)立意命题。这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从2005年上海高考生物学试卷谈高三生物学科复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