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形成性考核《机械制造基础》形考任务(1-4)试题及答案(课程ID:00725,整套相同,如遇顺序不同,Ctrl+F查找,祝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形考任务一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58分)(请选择正确的文字答案填写,例如:塑性变形)题目: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在外载荷作用下其抵抗(变形)或(破坏)的能力。题目:2、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外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题目:3、金属材料在外载荷作用下产生(断裂前)所能承受(最大塑性变形)正确答案是:最大塑性变形的能力称为塑性。题目:4、在铁碳合金中,莱氏体是由(奥氏体)和(渗碳体)所构成的机械混合物。题目:5、疲劳强度是表示材料经受无数次(交变载荷)作用而不引起(断裂)的最大应力值。题目:6、优质碳素结构钢的牌号有两位数字表示,这两位数字具体表示钢中(含碳量)是(万分之几)。题目:7、合金钢就是在(碳钢)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加入一定量(合金元素)的钢。题目:8、橡胶按用途可分为(通用橡胶)和(特种橡胶)两大类。题目:9、常用的表面热处理工艺有(表面淬火)和(表面化学热处理)两种。题目:10、淬火前,若钢中存在网状渗碳体,应采用(正火)的方法予以消除,否则会增大钢的淬透性。题目:11、砂型铸造中常用的手工造型方有(整模造型)、(分模造型)、(挖砂造型)、(活块造型)等。题目:12、根据药皮所含氧化物的性质,焊条分为(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两类。题目:13、冲压生产的基本工序有(分离工序)和(变形工序)两大类。题目:14、电焊条由(焊芯)和(药皮)两部分组成。二、是非判断题(每题1分,共42分)题目:15、冲击韧性值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X)题目:16、抗拉强度是表示金属材料抵抗最大均匀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V)题目:17、硬度是指金属材料抵抗其他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X)题目:18、金属材料在外载荷作用下产生断裂前所能承受最大塑性变形的能力称为塑性。(V)题目:19、冲击韧性值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V)题目:20、强度越高,塑性变形抗力越大,硬度值也越高。(V)题目:21、屈服强度是表示金属材料抵抗微量弹性变形的能力。(X)题目:22、冲击韧性值愈大,材料的韧性愈好。(V)题目:23、硬度是指金属材料抵抗比它更硬的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V)题目:24、通常材料的力学性能是选材的主要指标。(V)题目:25、一般来说,材料的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V)题目:26、测量布氏硬度时,压头为淬火钢球,用符号HBW表示。(X)题目:27、测量布氏硬度时,压头为淬火钢球,用符号HBS表示。(V)题目:28、测量布氏硬度时,压头为硬质合金球,用符号HBW表示。(V)题目:29、测量洛氏硬度时,压头为120°金刚石圆锥体,用符号HRC表示。(V)题目:30、疲劳强度是表示在冲击载荷作用下而不致引起断裂的最大应力。(X)题目:31、受冲击载荷作用的工件,考虑力学性能的指标主要是疲劳强度。(X)题目:32、冲击韧性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X)题目:33、合金钢在工业上应用于制造承受压力、要求耐磨和减振的零件。(X)题目:34、碳钢的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3%。(V)题目:35、碳钢的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5%。(X)题目:36、合金钢就是在碳钢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加入一定量合金元素的钢。(V)题目:37、合金钢的所有性能都优于碳钢。(X)题目:38、纯铝的强度很低,但塑性很高。(V)题目:39、可锻铸铁实际上是不能锻造的。(V)题目:40、灰铸铁在工业上应用于制造承受压力、要求耐磨和减振的零件。(V)题目:41、通过热处理来提高灰铸铁力学性能的效果不大。(V)题目:42、通过热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灰铸铁的力学性能。(X)题目:43、碳素工具钢含碳量为0.65%~1.35%。(V)题目:44、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稍慢一些。(X)题目:45、热处理按目的与作用不同,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X)题目:46、对钢进行热处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细小、均匀的奥氏体组织。(X)题目:47、钢加热到给定温度后,要有一定的保温时间,保温不仅是为了热透工件,还为了获得成分均匀的奥氏体组织,以便冷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