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整理 VIP免费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整理 _第1页
1/3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整理 _第2页
2/3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整理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整理班级姓名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空气、火焰、声音、热、电和磁等都是物质。时间、思想不是物质。2.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3.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4.产生了新的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5.把沙和豆子混合,轻轻搅拌,沙和豆子没有明显变化,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也很重要。6.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先熔化成蜡油,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产生光、热、烟,是化学变化。7.用蜡烛火焰加热调羹中的白糖,白糖先熔化成液体的糖,属于物理变化;后来白糖沸腾燃烧,产生火、光、热、烟、碳、气等新物质,属于发生化学变化。8.品尝米饭时,刚开始没有甜味,咀嚼一会儿有甜味,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我们的咀嚼过程中,与唾液混合,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甜味了。9.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发生变化,这种蓝色(蓝黑色、蓝紫色)的物质是一种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10.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时颜色会发生变化这一特性,我们可以来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11.食物发生颜色变化,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如酱油拌饭。生成气体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水变成水蒸气。12.淀粉含量较多的食物:谷类、面类、根茎类、豆类等粮食类食物。如:米饭、面包、番薯、马铃薯、毛芋、玉米、大豆等。13.淀粉含量较少的食物:蔬菜中的叶菜类、水果等。如:青菜、萝卜、洋葱、西红柿、桔子、西瓜等。1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大量气体。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玻璃杯中,会观察到火苗马上熄灭的现象。像倒水一样,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火焰会马上熄灭。15.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已经确定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它是空气的组成部分,无色透明,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16.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留在杯中的液体是一种叫醋酸钠的新物质。17.因为铁锈与铁片在颜色、光泽、手感、硬度、导电性能、能否被磁铁吸引等方面有明显的不同,所以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18.研究“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时的实验方法是对比实验法。19.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需要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20.可以有效地防止铁器生锈的方法:要求有效隔绝水和空气。具体为1.涂上油漆。2.擦干,放在干燥处。3.涂油或完全浸没在食用油中。4.制成合金。5.电镀。6.放入真空中等。21.在不同的环境里铁生锈的速度快慢不同。22.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能看到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蓝色的硫酸铜溶液颜色会变浅。23.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产生的现象主要有: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24.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非常迅速,铁生锈的速度比较缓慢。25.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26.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我们吃的食物进入体内后要经过许多的化学变化,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水泥的生产过程包含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烟花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变化,产生了五彩缤纷的色彩。27.物质之间的变化是常见的,如果物质变化后产生了新物质,它是不会消失的,物质是不灭的,只不过转变成了其他物质。28.中国古代的黑火药是硝石、硫黄、木炭以及一些辅料等粉末状物质的均匀混合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整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