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莫高窟一、新课导入1、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在茫茫的沙漠里,有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莫高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体会1、同学们想知道莫高窟里究竟有些什么吗?就让我们快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课文介绍了莫高窟里的哪些艺术珍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三、精读感悟(一)欣赏彩塑1、师:现在就让我们去欣赏莫高窟的彩塑吧。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了彩塑?(第2自然段)2、默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莫高窟的彩塑有什么特点?(板书:个性鲜明、神态各异)3、作者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呢?4、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句子:(1)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哪些词语突出了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特点?(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这些词语是用来描写人物的,建议大家把它们收集起来,便于以后的习作中运用。用“有……有……还有……”说一句话。指导朗读:我们在读这个句子的时候,除了要重读加点字,还要注意语调一句要比一句高。谁来试试?(指名读、齐读)(2)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在这两千多尊彩塑中,作者抓住一尊卧佛的样子,来了个特写,突出彩塑的特点。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可以借鉴这种方法。谁来读一读这个句子?(指名读)在读这个句子时语速可以稍微慢些体现卧佛“神态安详”,谁再来试试?(指名读、齐读)3、师引读:“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什么是“啧啧赞叹”?就让我们用欣赏和赞美语气来齐读第2自然段吧!(二)出示学习方法1、默读课文3—4自然段,想一想:壁画和藏经洞各有什么特点?2、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三)欣赏壁画1、女生齐读第三自然段。壁画的特点是什么?(宏伟瑰丽、丰富多彩)2、作者又是如何来体现这一特点的呢?3、课件出示句子:(1)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用老师刚才教大家的方法读好这个句子。欣赏图片,背诵这个句子。(2)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1翩翩起舞……同学们喜欢这些飞天吗,想把这些飞天的美通过声音传递出来吗?一起来试试?这段话一口气用了几个“有的”?(5个)课文对飞天的描写有没有完?你的依据是什么?(……)你能仿照文中的句式,用“有的……有的……”来接着介绍一两个飞天吗?(4)了解藏经洞1、男生齐读第4自然段2、课件出示句子:(1)“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藏经洞有什么特点?(大量文物、洗劫一空)(2)师补充:清朝光绪二十六年,道士王圆篆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他当时也上报了地方官员,可是腐朽的清政府没有重视这些珍贵文物,而闻风而来的帝国主义侵略分子靠偷、靠抢、靠骗把大量珍贵文物运往海。,到1910年,在中国学者的呼吁下,清政府下令将洞中其余的文物全部运往北京,但在运京途中,又被一些官员监守自盗,许多精品丢失,藏经洞里的珍宝再次遭受人为破坏。4、同学们,当你听到这儿,有什么感想?(愤怒、惋惜……)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齐读第5自然段。四、总结全文1、师:莫高窟正是以它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宏伟瑰丽、丰富多彩的壁画;曾藏有大量珍贵文物的藏经洞而成了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板书),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板书)。2、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莫高窟迷人的魅力吧!(齐读课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