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解简易方程(一)》教学案例一、活动背景为了响应上级的号召和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我校特别以“有效教研活动的策划与组织”为主题,在学校开展有效教研活动。而本校数学教研课题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下面记叙了我们数学学科的一次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案例。二、策划安排教研主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活动时间:10月18日组织负责:马凤娇课例执教:钟路群活动成员:数学科组成员活动目标: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有效教学三、实施过程(一)活跃气氛,激发思维1、口算100+150=250-100=1.6+0.3=2.5-0.4=30+()=10015-()=51.3+()=4.34.6-()=4设计理念:通过简单的整数和小数加减法的口算,唤起学生对整数和小数加减法的回忆,为求X的值打下基础。2、口答:什么是方程?下面各式哪些是方程?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X+18X+18=38X+18>38设计理念:通过题组的呈现,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3、导入:你能求出X+18=38这个方程中X的值吗?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解方程。(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先来学习两个概念(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1、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直接出示(1)、观察天平,能找到哪些信息?(天平的左边有…右边有…)(2)、能根据天平列出方程吗?(X+100=250)(3)、你能猜出X是多少吗?你是怎样想的?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引导学生说出: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100,就能得出X=150,并且把学生说的在课件中显示出来。)100+X=250100+X-100=250-100X=150(4)、小结:当X=150时,X+100=250这个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我们就说: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学生打开书本进行标识并且齐读一次)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让学生列出方程,并用已有知识想出X是多少,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只要求学生初步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含义,能正确运用就行了。(5)、完成做一做(口答)X=3是方程5X=15的解吗?①是②不是X=2是方程5X=15的解吗?①是②不是过渡:刚才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做方程的解以及什么叫做解方程,那么究竟解方程的方法又是怎样的呢?2、解简易方程。(书本P58页例1)直接出示(1)、根据图意列出方程。(2)、课件演示,明确算理(3)教师根据学生说的过程进行板书,并提醒格式。(4)、演示验算的方法。设计意图:就书写习惯来说,有必要一开始就强化必要的书写规范。老师规范的板书,以发挥首次感知先入为主的强势效应,促进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形成。)(5)、完成解方程X–3=9,指名板演,集体纠正。(6)、师生小结解方程的方法:我们在解方程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设计理念:通过学生自主尝试、课件演示、对比转化、归纳总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概括能力(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基础练习(第一关)1、填空使方程左右两边()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2、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里填上数字。(1)X+8=20解:X+8-8=20-()X=()(2)X-12=48解:X-12○()=48○12X=()对应练习(第二关)1、我是小老师(1)10+X=50解:10+X+10=50+10X=60(2)X-2=1.5解:X-2+2=1.5+2X=172、把方程与它的解连起来6+X=18X=1.5X+0.5=2X=12X-18=10X=8.5X-1.5=7X=28综合练习1、我会解下列方程X-2=15X+3.2=4.62、根据图意列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并验算。4元(四)拓展练习,展现提升拓展练习张老师的电话号码是一个有趣的八位数(如下图),m,a,b是其中三个数字,并且任意相邻的三个数字的和都是20。那么张老师的电话号码是。m695ab56(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谈收获)同学们,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六)展现成果,增强信心(作业)一,解方程X+6=18X-6=183+X=245.4+X=9.6X-9=1.2X-0.2=2.5二、根据图意列式解方程,并且求出方程的解X千克0.2千克0.46千克四、收获体会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使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的运用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2011版新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