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体验探究反思—谈新课改下思想政治教学的几点体会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城关二中任文侠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但是不少政治教师谈到了自己的困惑:新的课程观念铺天盖地,但具体到政治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却心中无数;新的教学模式五花八门,但政治教学改革主要应当抓什么?也无所适从。新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所以,学科教学改革也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政治教学怎样才能使学生乐学、会学、学有所得,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呢?其方法、途径和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我谈谈自己的见解:一、激发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政治课教学,首先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据调查,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的程度一直不高。谈到原因,多数观点认为是因为学校不重视政治课,中考是开卷考试等等。其实这些干扰因素,只是影响学生的间接兴趣。“有意思”、“老师讲得好”所引发的兴趣,是直接兴趣,要想让学生喜欢政治课,最有效的办法是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当然这不是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就练什么,而是因势利导,想办法将学生学习的知识以“有意思”的方式进行,让学生乐于学习,乐于参与。激发学习政治的兴趣,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注意:1.增强语言和教态的亲和力有亲和力的教学语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教态则是一种形体语言。有亲和力的教态,能让学生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2.变换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对于政治课教学中材料的呈现,人们往往局限以文字方式呈现,比较单调,基于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将学习材料以学生乐于学习的方式呈现出来,才能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比如:①政治课本,可以在文字风格,排版方式,问题导读等方面加以改进②利用信息技术变换政治课材料的呈现方式:a、文字材料可以转化为漫画,使学生有兴趣观察。B、音像资料的播放可以让学生随机进入情境。③利用讲故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材料使学生的情绪跟着活跃起来。3.将有意义的问题以“有意思”的方式提出。面对一个有意义没兴趣的问题,学生思考常常是被动甚至被迫的,没什么兴趣可言。问题的提出能否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直接影响着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所以在设计问题时,教师不但要考虑问什么,同时更要考虑怎么问,所以不同的问题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二、强化体验体验即通过亲身经历或实践来认识事物。体验可以分为直接体验和间接体验。直接体验要亲自行动或身临其境,间接体验则需要借助想象,虚拟的现场进行角色体验,或与亲历者就相关问题进行对话。体验或学习,无论1是直接体验还是间接体验,设计教学时都要从学习主体的需要和愿望出发,并注重学习主体的亲身实践和现场感受。袁振国先生认为“文科是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文科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当教师把文科的教学变成了欣赏的过程,变成了体验生命价值的活动,变成了展现自由精神舞台的时候,这才是文科教学。”以前,一般认为政治学科的知识带有说教性,很难去“体验”和实践。近年来,通过自己的摸索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调查访问即通过走访当时人、当事人、间接体验真实事实给人们的真实感受。如:学习七年级政治上册《男生、女生》,就第二框《弹奏青春的和弦》,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让同学们去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民主探讨,在实施调查和探讨的过程中,学习和体验了男女同学怎样交往,什么样的友谊是真正的友谊,并学会了与人合作。2.辩论或模拟审判这种学习方式一般适合于初二政治或有争论、意见分歧较大的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具有对抗性而易激发学生的参与性。教师在运用这种教学方式时需注意:第一,先让学生了解辩论和法庭审判的程序及有关规定;第二,指导控辩双方准备相应的文件和证人证据;第三,对辩论或审判的结果要有足够的估计,事后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分析。3.故事会和小品表演结合课文内容和学习要求,以讲故事或表演小品等形式,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