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小灯泡电阻十五中高松【设计理念】本节内容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电路、自选仪器、设计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表格等,特别是关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对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对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进行培养与再提高。【教材分析与处理】“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是欧姆定律内容的延续,也是“电阻”内容的辅垫,本节主体内容是利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算出小灯泡的电阻,通过实验探究去发现钨丝电阻变化的规律,井最终找到影响钨丝变化的因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本节教材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结合教学实际,对教材作如下设计。第一环节:鼓励探究。教师展示灯泡,通过媒体突出显示灯泡的钨丝,提出思考,如何测量灯泡内灯丝的电阻呢?第二环节:实验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测量方案,并适时地引导学生联系前面所学的欧姆定律的公式来着手设计,尤其是在设计表格的时候,要引导学生考虑灯泡的亮度,便于实验结论的分析与得出。第三环节:发现与拓展。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感知灯丝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并为后面研究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作好铺垫。【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会同时使用电压表与电流表,了解钨丝的电阻特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通过灯泡阻值与定值电阻阻值的对比,了解灯泡的电阻与定值电阻的不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以及测量过程中的兴趣培养,爱护实验器材。【教学准备】器材:小灯泡(2.5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电池阻(3V)、定值电阻(10Ω)、滑动变阻器、导线、实验报告单。分组:以两人或三人一组为宜。重点:实验设计。难点:分析出灯丝电阻受温度的影响。【教学过程】一、引入基础知识回顾: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如果用电压表测得一个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2V,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0.4A,这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多大?2、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各是什么?3、滑动变阻器有什么作用?使用时注意什么?4、一只滑动变阻器标有“2A10Ω”,它的含义是什么?小灯泡上标的“2.5v0.2A”的含义呢?师:那么怎样才能知道灯丝电阻的大小呢?学生交流讨论,打开探究之门。二、探究实验提出问题:如何知道灯丝电阻的大小呢?猜想:1.可以根据生产厂家在灯泡上的标记来计算。2.可以用电流表、电压表间接地测算出。师:同意同学们的说法,这节课用我们已掌握的技术来实验,即用电流表、电压表来间接测算出灯丝的电阻。设计实验:原理:(生)由欧姆定律I=U/R可以推出R=U/I,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正在工作的灯丝的电压、电流,即可用R=U/I算出其阻值。学生设计电路图:建议学生讨论以上所示电路图的合理性。预计意见:1.合理,能测算出灯丝的电阻。2.可以测,但一组数据不一定准,建议多测几组。3.灯丝电阻有可能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建议多测几组。师:部分同学认为一组数据不足以说明问题,建议多测几组,可见同学们考虑得很全面,那怎样才能达到多测几组的实验目的呢?生:(1)更换电池组的个数,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2)加入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阻,进而改变通过灯丝的电流及其电压。师:请同学们讨论哪一种方案较方便,并再设计电路。结论讨论意见,完善实验电路:讨论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AV生:(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更准确。(2)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可以保护电路。(3)可以调节电路中的电流为整数值便于计算。难点突破:师:同学思考,小灯泡的电阻有无可能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其阻值会不会是一个定值?(启发学生考虑实验过程中可能改变的物理量。)师:在实验中,灯泡的电压和电流是会发生变化的,我们可以用电压表、电流表来监测。那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因素会变?生:联系以往做过的实验,我们知道灯泡的亮度会随电压变化而改变。师:很好,那么在实验中我们还应关注灯泡的亮度,把它也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师:确定了实验方案,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数据表格。预计设计表格为:次数电压U(V)电流I(A)灯泡亮度电阻R(Ω)123(培养学生设计表格的能力,明确实验的目的和重点研究对象,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