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和双减的新高考模式下的高三生物的学法发布时间:2022-05-26T05:46:29.281Z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2月3期作者:王秀坤[导读]在“双减”背景下,探讨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三复习策略与方法,高效的复习是重中之重,王秀坤(鞍山第八中学辽宁鞍山114031)摘要:在“双减”背景下,探讨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三复习策略与方法,高效的复习是重中之重,做到减负增效。笔者经过多年高三教学与思考,认为文中的“两个重视,两个步骤,两个习惯,两个提醒”这“四两”高三生物学法值得当今考生借鉴。关键词:新课标高三生物学法使用教材高效课堂以题带点新高考模式下的生物考题,紧紧围绕实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这一核心功能进行命题,主要考查内容是基于“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等核心素养,高三复习不再下发考试大纲,就是按照《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进行考试。考题更加灵活,难度增加,比较模式化的学法,已经难适应新高考。。俗话说得好:“学会”不如“会学”也只有学会学习,孩子才能摆脱“明明很努力,可成绩就是上不去”的魔咒!那么如何做到高效的生物学习呢?学生们学生物老是觉得打开课本都会,但是做卷子又很懵,可见,学生的生物备考方法至关重要[1-2]。在这里特别总结如下:两个重视,两个步骤,两个习惯,两个提醒,希望对学生有启发,帮助学生考出好成绩。一、两个重视(一)刚进高三,首先自己重视研究高考命题脉络,题型,把握方向。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是“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就是“怎么考”的问题。新时代的高考重点考查学科核心素养,这一考查目标通过试卷的整体设计来实现,而不是机械地落实到某一道试题或某一类试题上。试卷中应包含一定比例的基础性试题,引导学生打牢知识基础;试题之间、考点之间、学科之间相互关联,交织成网,对学生素质进行全面考查;使用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素材,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心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蕴含的实际问题,体会课堂所学内容的应用价值;合理创设情境,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善于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3]。所以,强烈建议高三复习过程中,做几套高考原卷,像全国卷,北京卷,江苏卷,广东卷,上海卷等,把握命题思路,自己感悟最重要,有助于平时做题中取舍选择,也有利于摸底考查基础。(二)高度重视教材:生物教材最重要,是最好的复习资料,最好的笔记新版课标教材不同以往,核心知识突出,结构更严谨,内容更集中,把科学探究作为学习生物学的中心环节,将建构模型的思想落到实处,课后练习和章检测题设计得更加科学、实用、灵活。利用教材进行地毯式盘查知识点,做题时回归教材查找答案,我们一再强调生物教材最重要,是最好的笔记。大家一定经常翻看[4]。教材中有诗和远方。笔者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迷恋教辅,教材自有颜如玉,这里倡导重视教材的理由有三:1、教材编写的组织《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以《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依据,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借鉴国际科学教育发展的新成果,提升教材育人价值。教材编写从几十人的编写团队反复研讨打磨,到上百名专家、教师参与审稿,参与试教。编写工作基于数年课题研究的准备,可谓十年磨一剑。可以见得教材是精品[5]。2、教材充分体现高考考查的核心素养《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编写时的核心任务是全面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同时有又不局限于学科核心素养的4方面,而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教材通过聚焦生物学概念建构,基于概念发展素养;通过创设情境发展素养;通过渗透与总结提炼相结合的方式落实核心素养要求,通过习题检测、提升核心素养。教材体现了多种科学方法,加强科学思维训练。如在教材中,“区别假设与预期”“验证假说,预测结果”“溯因推理”“评估获取证据的难度”等思维训练内容。教材在文字叙述、学生活动设计等方面,也都注意训练学生的思维。教材专门安排了若干“探究?实践”,既有实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