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法制史》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00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商朝法律制度的总称叫做()。A.禹刑B.汤刑C.汤诰D.九刑2.战国时期改“法”为“律”的人是()。A.韩非B.赵鞅C.商鞅D.屈原3.秦始皇和李斯等人取消了世卿世地分封制,在全国实行了()。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禅让制4.汉初至文景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的主导是()。A.黄老思想B.法家思想C.儒家思想D.墨家思想5.《唐律》在涉外案件的处理原则中规定,两个不同国籍的外国人相互侵犯时,则按()的法律处理。A.其中一国B.两国C.唐朝D.第三国6.晋律规定买卖田宅牛马要向国家缴纳总价值的4%的税,称为()。A.契税B.散估C.红契D.文券7.在我国,程序法和实体法初步分开始于()。A.清朝初期B.清朝末年C.中华民国D.太平天国8.朱元璋进行法制宣传、预防平民犯罪,制定了()。A.明大诰B.大明律C.大清会典D.大清刑律9.在政权组织方面实行“三三制”原则的宪法性文件是()。A.《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B.《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C.《华北人民政府施政纲领》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0.解放战争时期创设的刑种是()。A.管制B.拘役C.褫夺公权D.罚金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昏、墨、贼,杀”中的罪名是()。A.昏B.墨C.贼D.杀12.商鞅在秦国第二次变法的内容包括()。A.进一步强调分户居住B.取消分封制,建立郡县制C.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D.统一度量衡13.秦始皇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专制主义国家后,统一了()。A.文字B.货币C.度量衡D.车轨14.汉朝重农抑商的措施是()。A.不准商人穿丝绸衣服B.不许商人购买土地C.不许商人及其子孙到政府做官D.颁布“告缗令”,奖励人们告发不纳税的商人15.“春秋决狱”的要旨是()。A.必须根据案情事实,追究行为人的动机B.动机邪恶者即使犯罪未遂也不免刑罚C.首恶者从重惩治D.主观上无恶念者从轻处理16.唐朝中央司法机关包括()。A.大理寺B.刑部C.督察院D.御史台17.三国两晋南北朝加强了以皇帝为首的中央政府对司法权的控制,具体表现在()。A.皇帝亲临听讼和录囚B.设立了御史台C.建立了直诉制度,比如“登闻鼓”D.设立了审刑院18.清朝将死刑的会审制度发展为()。A.九卿会审B.秋审C.朝审D.热审19.清朝统治者认为立宪有三大利:()。A.皇位永固B.外患渐轻C.内乱可弭D.实现民主20.抗日民主政权婚姻法规定,抗日军人的婚姻,未经其夫同意不得离婚,除非确知其夫()A.死亡B.失踪C.逃跑D.投敌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是义刑义杀和明德慎罚。22.《法经》的内容分三部分,即正律、杂法和具法。23.秦王赢政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同时,也首次建立了皇帝制度。24.在晋律里,将以夺爵、除名、免官来抵罪的制度称为官当。25.唐代官吏犯赃罪,根据《职制律》规定的犯罪情节不同,分为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和监主受财枉法。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26.《九章律》答:汉高祖时萧何制订的一部综合性法典。萧何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吸收秦律,即增加《户律》、《兴律》、《厩律》三篇,合为九篇,故称《九章律》。27.三重选官法答:是秦朝选任官吏的制度。一重客士,即重用国外的贤人能人;二重军功,起用有军事才能的人;三重法律,选用懂法的人做官。28.“重法地法”答;宋仁宗嘉裙中期,开始实行“重法地”法,即凡在所谓“重法地”犯罪则加重处罚。最初以京城开封府诸县为重法地,强化京畿地区的治安。待创立“盗贼重法”后,河北、京东、淮安、福建等路皆用重法。29.“五不议”原则答:这是清政府改革中央管制的原则,即“军机处事不议”、“内务府事不议”、“旗事不议”、“翰林院事不议”、“太监事不议”。五、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30.简述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答:(1)法令由一统。全国实行统一的法律;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2)事皆决于法。凡事皆有法式,制定了各种法律。(3)以刑杀为威。法网严密;严刑重罚;滥施刑罚。31.简述“十恶”具体内容。答;(1)谋反,指企图推翻封建国家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