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试卷(一)语文参考答案2023年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试卷(一)语文参考答案1.C(材料一第4段的表述为“只有……才……”,C项将必要条件转述为充分条件。)2.B(A项,材料二第1段“不再放在客体对象上”,选项则表述为递进关系。C项,“至此,画家开始关注构图”于文无据。D项,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各擅胜场”可知,“胜过”表述不当。)3.C(A项,诗人的主体意识很鲜明地体现于诗句中。B项,讲诗与画之间的关系,与“无我之境”无关。C项,根据材料一第3段“外师造化”,可知其为“无我之境”的观念。D项,气,气质,指作家先天的素质,讲的是“文”与“气”的关系。故选C。)4.①“无我之境”中,艺术家侧重于真实客观地再现审美意象,艺术家隐藏于山水意象的背后。②“有我之境”中,艺术家侧重于借助近似的自然物象,以笔墨趣味传达主观的心绪观念。(满分4分,每点2分)5.(1)画面的文学趣味突出,画中山水并不刻意追求写实化的形似,而更着意于表现山水的气韵。(2)画面突出强调笔墨的韵味,以线条与墨色的变化来传达画家的主观情感。(3)画中以诗文和印章的配合来补充画面,加重画面的诗情画意。(满分6分,每点2分)6.D(A“这表明在斗争方法上,人心不齐”错,小顺为代表的年轻人有热情却缺乏斗争经验,老杨同志注意斗争策略,他讲道理,教会年轻人区别敌我矛盾,并没有“人心不齐”;B“对闫家山存在的问题一点都不关注”错,之前是因为章工作员脱离群众,被闫恒元等人蒙蔽,进而导致大家认知错误。C“利诱几户姓闫的村民”错,“拉了几户姓闫的”是利用了他的“家长资格”;“威逼个别农救会员”也是通过得贵做的。)7.B(选文部分没有展现旧的村政委员和新干部之间的强烈矛盾冲突。)8.(1)看似“闲走”,实则展示了老杨等干部妙用工作方法,贴近人民群众,踏实的工作作风。(2)与章工作员形成对比,突出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的重要性。③运用口语,妙用动词,生动形象,给人亲切之感。(满分4分,答对2点给3分,答对3点给4分。其他分析,言之成理也可酌情赋分。)9.(1)突出人物形象“工作员,换不换”,可见群众对章工作员工作脱离群众的不满;“老恒元,泄了气”看出闫恒元被斗争后不能再耀武扬威的落魄。(2)推动情节发展。李有才编的短歌,传唱度很高,解除了百姓后顾之忧,压下去了闫恒元的谣言,让人民斗争得以顺利进行。(3)文末回顾梳理,凸显小说主旨。结尾处李有才编写的纪念歌对本次斗争做了一个总结,表达了斗争胜利的喜悦之情,也蕴含了作者对恶势力的蔑视以及对农民捍卫自身权力的支持和赞扬。(4)板话篇幅简短,富有节奏,朗朗上口,易于百姓铭记和传唱,它既是新农民们斗争的“武器”,又是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彰显本文特色的艺术手段。(满分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其他分析,言之成理也可酌情赋分)10.DJN11.C(文中“被”指穿,“被发行吟泽畔”中的“被”指披散。)12.B(B项中“他虽不善言辞”表述不准确,文中“不以辞长人”,意思是不凭借言辞盛气凌人。)13.(1)今日蒙受的赏赐,都是研习古事的功劳啊,你们不能不努力啊!(“蒙”“稽”“勉”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译出大意1分。)(2)皇帝曾经亲临太常府,让桓荣面东而坐,安放了座几和手杖。(“幸”“东面”“设”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译出大意1分)14.(1)尊师重师,从师学习;(2)贫贱不移,专心治学:(3)利用空闲,勤学不辍。(满分3分,每点1分。第一点对应“少学……朱普”;第二点对应“贫窭……不窥家”;第三点对应“投闲……”。)15.C(诗中未见“思见友人的急切”之情。)16.(1)诗人拜访友人而不得见面,一定有无数惋惜、怅惘;(2)虽然不遇友人,不妨暂且观其山居,以尽访友之兴;(3)仰见峰峦红霞,俯看曲水绿湾,想到友人身在其间的雅趣,亦不失访友之兴。(满分6分,每点2分。其他言之成理的表达也可酌情赋分。)17.(1)契阔谈讌心念旧恩(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3)【示例】①枯藤老师昏鸦小桥流水人家②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③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满分6分,每空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