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抑郁的作用机制及疗效评价摘要】目的:探讨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抑郁的临床效果及研究其作为D2和D3受体激动剂对帕金森抑郁发挥疗效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帕金森病抑郁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左旋多巴联合溴隐亭)和观察组两组(A组,20例,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B组,20例,左旋多巴联合罗匹尼罗),对这三组患者在对抗帕金森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予以评价。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的UPDRS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病抑郁症经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罗匹尼罗和溴隐亭治疗后,帕金森综合症的运动性方面的临床症状都得到了改善,而在非运动方面普拉克索和罗匹尼罗的联合治疗对于帕金森抑郁的治疗程度获得有效控制。【关键词】左旋多巴;普拉克索;罗匹尼罗;溴隐亭;联合治疗;帕金森病;受体激动剂【中图分类号】R7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1-0116-02普拉克索(Pramipexole),别名帕尔米斯,是一种非麦角类衍生物,新一代的选择性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体外的研究中表明,普拉克索对D2和D3受体作用具有较高浓度的特异性,并且对于多巴胺D3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1]。普拉克索对多巴胺神经具有保护作用,主要通过刺激纹状体多巴胺受体以减轻帕金森病(PD)的症状体征,它对于多巴胺D2和D3受体高度选择性给临床疗效带来特别益处就是可以缓解帕金森患者的抑郁症状[2,3]。罗匹尼罗和溴隐亭也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且在相关的研究中溴隐亭对抗左旋多巴毒性的神经保护作用是由D2受体所介导的,罗匹尼罗和普拉克索为很好的D2和D3的受体激动剂[4]。所以对于受体激动剂特别是普拉克索对帕金森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是否与多巴胺D2和D3受体有关及其临床疗效做了以下研究。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帕金森病6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0,左旋多巴联合溴隐亭)和观察A、B两组(20,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20,左旋多巴联合罗匹尼罗),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平均(61.2±8.3)岁;平均(5.8±2.6)年。观察A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平均(59.6±7.8)岁;平均(5.4±2.1)年。观察B组男性10例,女性10例;平均(60.8±8.5)岁;平均(5.7±2.7)年。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2)年龄在40~80岁;(3)(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8分;(4)病情比较稳定。排除标准:(1)严重心、肝、肺、肾功能障碍者;(2)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3)严重的精神性疾病者;(4)妊娠、哺乳期妇女及过敏体质者。1.3方法对照组和实验组都选用左旋多巴125mg2次/d联合治疗,对照组联合溴隐亭治疗,起始剂量为1.25mg/d,第二周可加量至5.0mg/d,之后随病情的变化服用相应的剂量,最大为22.5mg/d。实验A组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初始剂量0.375/d,根据治疗效果逐日增加剂量,直至维持剂量4.5mg/d。实验B组联合罗匹尼罗治疗,初始剂量0.25mg/d,根据治疗效果逐渐增加剂量,每星期可增加0.75mg,直至维持剂量3mg/d。对照组和实验组三组患者每日3次,服用药物均连续治疗12周,分别在第4、8、12周对患者进行HAMD、Zung氏抑郁测量(SDS)和(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1.4疗效评分根据UPDRS评分表评定PD患者治疗前后的患病程度,分数越高PD症状越严重。根据HAMD量表24项评定标准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价,分数>35分为重度抑郁,20~34分为中度抑郁,8~19分为轻度抑郁,<8分为正常。SDS评分表测定标准,分数50分以下为正常,50~59为轻度抑郁,60~69为中度抑郁,70分以下为重度抑郁。HAMD评分、SDS评分和UPDRS评分评价由专业人员进行测试记录,同一名患者治疗前后由同一个检测人员进行检查。1.5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的疗效由表1所示,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在治疗前患者的UPDRS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