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9.生活离不开规则(第1课时)1.教学内容分析(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学习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等)《生活离不开规则》是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我们的公共生活》的第二课。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发现,关于规则教育在各年级都有涉及,一上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中的《校园里的号令》《课间十分钟》《上课了》,二上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的《我们不乱扔》《大家排好队》《我们小声点儿》等课文都将有规则教育的内容。一、二年级教材的规则教育只是用文字提醒学生应该怎么做,而三年级“规则”两字则明确出现在课题中。三年级的规则教育主要结合学生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来进行。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是“生活处处有规则”,教材突出引导学生体验规则的意义,从身边一些熟悉的情境中体验没有规则的后果。第二板块是“守规则要自觉”,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做出选择,最终能认识到,遵守规则靠自觉。厘清课文的价值内涵,引导学生将守规则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是关键。2.学情分析(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发展需求、发展路径等)三年级是学生意志力发展的关键期。在遵守规则上,学生能主动发现社会、学校中普遍存在着的各种规则。但由于学生年龄所限,他们天性爱玩,自我控制力不足,不能有效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可以说,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规则意识,但是意识不强,特别难理解“为何要遵守规则”,认知不到位,情感上无法达成共鸣,意志上缺少动力,行动上难以做到。因此在遵守规则方面做得并不好,尤其体现在具体的、复杂的生活情境中。如“在许多人不遵守规则以及无人监督时,到底要不要遵守规则”,这些问题都有待学生进一步学习,厘清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关于遵守规则的问题。本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以及如何自觉遵守规则。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规则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更理性。3.目标确定(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1)通过游戏活动、交流,知道经常玩的游戏要好玩,必须遵守规则。(2)通过回忆、查找、请教、交流,了解学校、社会生活处处有规则。4.学习重点难点知道生活处处有规则,树立规则意识。认识规则的作用。5.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游戏活动·知规则教师活动学生活动—2—(一)无规则传话游戏1.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玩的传话游戏,我这里有八个信封,分别给每个组的第一个同学。好!开始吧!(1)教师没有宣布比赛规则,学生兴致勃勃地比赛。(2)教师宣布冠军小组。(3)学生对比赛结果有意见。师:看来,我们在玩这个传话游戏的时候,每组人数要一样,还有其他规则吗?教师出示游戏规则:我们再玩一次传话游戏,这次玩的时候,我们要遵守大家制定的游戏规则!(二)有规则传话游戏1.玩传话游戏:听老师口令,开始游戏。2.宣布比赛结果,学生说一说两次游戏的感受。师:第二次玩游戏,你有了什么新的感受?3.你们经常玩哪些游戏?说说这些游戏要遵守的规则是什么?小结:这么看来,有规则地玩游戏,大家都觉得很公平,赢的同学很开心,输的同学也心服口服。以后我们做游戏之前,要把规则定清楚,玩游戏的时候,要遵守游戏规则。(板书:规则)预设:生1:我认为这样比赛不公平。生2:因为比赛的人数不一样,他们只有5个人,我们却有7个,人数少,当然快了。预设:生1:每个人拿到信封,同一时间传下去。生2:传话内容字数要一样。生3:传话的时候,声音轻一些,不要打扰其他组。……预设:生1:这样玩游戏很公平。(怎么玩?)按照规则玩。生2:我们赢了,很开心,我们是真正的冠军。生3:这样做游戏,很顺利,我们很喜欢玩这个游戏。……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游戏入手,明确规则在游戏过程中的价值,从而初步了解规则的重要性。然后从游戏到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环节二:调查交流·说规则教师活动(一)校内规则1.游戏有规则,那在我们的学校里,有规则吗?学生活动预设: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