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反思<认识日历>这节数学活动是山东省幼儿课程指导用书大班上册里的数学活动之一,我们根据本园幼儿年龄特点又把目标进行了微调,细化,把掌握方法,能迅速找到日历中的日期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同时也把活动进行了新的设计,因为对于日历,大班幼儿经验较浅,概念数字性内容太多,幼儿难于理解,所以我们经过各种讨论研究了各种方案,来增添课程的游戏性,希望孩子能在游戏中需要结合重大节日及生活经验,在反复观察、验证中熟练掌握看日历的方法。活动开始是以“时光精灵〞的出现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提问今天是几月几日,引发幼儿对日期的认识。因为录制当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所以我临时为孩子进行提升,告诉他们这个重大的活动在我们青岛举行,增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怎样了解日历中的根本信息及之间的关系,是活动中自主翻阅日历发现秘密还是运用故事来帮助幼儿梳理。通过各种实践,最后我们选择在课前让幼儿先了解日历里都有什么,不仅节省时间还能让幼儿提前了解日历中的内容,这也表达了孩子的“主动学〞。活动中也看出孩子们回家通过自主观察后,发现了许多日历的“秘密〞,对日历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使孩子进一步对日历里的内容直观了解,我把故事<年妈妈和他的孩子们>更贴合实际的进行设计让幼儿通过多媒体的演示直观了解日历中的根本信息及之间的关系,易于孩子理解。活动中孩子们故事听的非常认真,大局部小朋友都能说出一年有365天、一年有12个月,一个星期有7天,每个月有多少天等,孩子们掌握的还是不错的。..接下来,怎样让孩子更有效的了解看日历找日期的方法,在活动中易于孩子们操作呢?老师们不断探索协商,最后总结出了郎朗上口“看日历找日期〞的小秘诀,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掌握看日历找日期的正确方法。活动中老师对孩子们的方法进行梳理,总结成小秘诀后,这样既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又便于幼儿记忆和使用。用了这种方法后孩子们在后面的活动中更加快速便捷的使用“秘诀〞找到自己的生日与节假日,到达了预期目标。当然在活动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整节活动老师后半节由于时间问题,有点仓促,在最后的“找节日大比拼〞环节中获胜的秘诀是分工明确,如果先提问一组孩子是怎样分工的,让他们与其他同伴分享效果会更好,在过程中孩子分享的时间少,四轮游戏改为了三轮游戏,没有对答对的组进行有效的表扬与梳理,“为什么又快有准的找到节日呢?〞,从而稳固“看日历找日期〞的方法,缺少总结,如果最后再激发孩子的兴趣点,继续挑战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