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得分”小故事郑超琳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致力于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快乐课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充满快乐与活力。2013年我校开始实施“四段一评”快乐课堂教学新模式,我也积极探索并走进“四段一评”快乐课堂,用心地领悟着它的内涵。在“四段一评’中,有个”星卡”评价机制,由于星卡回来的迟。我偷梁换柱,变成“得分”机制。在实施过程中,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同学们非常重视自己组里得分情况。记得一次,学完《司马光》一课,同学们都报自己组里得分情况,范琳嫣(第六)组报得分数16分,比其他小组大约超出平均约10分。当时其他组的同学听到这个数字都七嘴八舌地说:“我不信。他们不可能得16分……”一下课,他们就到范琳嫣同学跟前查分数,发现他们就得6分,随机就报告我,还盯着我把刚才的分数改过来。又例如,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我开始设计三道题:1、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1分)2、小壁虎向谁借尾巴?(2分)3、小壁虎怎样像燕子阿姨借尾巴?(3分)看着同学们高高兴兴地把6分题收为囊中,离下课还有点时间,我又加了一道题:“谁能仿照课文段落,说说小壁虎可能再向谁借尾巴?怎样借?说得好,加4分。”看着几个同学欲试又止,髙宇晨同学试了几次,终于举手站起来,说:“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下,看见小马正甩着尾巴吃草呢。它对小马说:‘小马哥哥,把你的尾巴借给我,行吗?’小马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赶蝇子呢。’髙宇晨带头,其他同学也纷纷举手要得4分。这样既提起同学们的兴趣,又把学习语文与口语交际联系在一起,也发展了同学们的思维。其实,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理,他们总想比别人强。为了证明这一点,他们用心去学,去得分,以此来显示自己真行。教师要捕捉孩子这一心理,以此为契机,引导孩子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