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学生厌学国外教师有妙招雷婧涵(北京师范大学)编译孩子厌学是很多老师、家长头疼的问题。通常让孩子对学校和学习产生厌恶和畏惧情绪的原因有几种:被老师批评,惧怕老师;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被同学欺负,不敢去学校;家长逼得太紧,压力过大……如何应对或者缓解孩子厌学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老师和家长。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不妨看看国外教师有何妙招。课堂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提高孩子学习兴趣在英国,小学生每天从上午9点到下午3点一共有四节课,每节课都在1.5~2小时。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走动,去洗手间也不用请假。每个班的人数控制在20人以下。而且英国小学是没有统一教材的,老师们的课堂教学非常灵活,教具准备也全部是自己设计的,比如上课的背景音乐,教师会配合课堂气氛有选择性地播放。学生们分组围坐听课,看图片抢答;用废卷纸筒,创建自己的英国皇家骑兵卫队;大口品尝正宗的美食学单词……在长达2小时的课程中,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几乎没有几分钟是安静地坐在位子上的。课程从“伦敦之旅”的话题开始,由大本钟、伦敦塔桥等著名景点介绍到女王日,“练习跑步听写的时候,我的搭档负责在教室里的各个角落里寻找老师事先贴好的单词,找到了就立即跑回来告诉我,我负责填写,如此循环。第二轮角色互换,我跑他写。”一位学生如此评价这节课,“这更像是一场捉迷藏的游戏。”如此课堂,学生怎么可能产生厌学情绪呢?教学理念:让学生伞面发展在墨西哥的特伊法罗斯私立小学,上午10点钟,二年级学生在做沙雕,五年级学生在跟音乐老师学现代舞,学前班的孩子们在花园里种菜、种花……墨西哥学校的家庭作业少,学生一个小时之内都可以完成;没有补习班和提高班;没有习题册和补充教材;奥林匹克数学班是给极少数有数学天赋和兴趣的孩子开办的,是绝对的兴趣班。很多墨西哥孩子在课余学钢琴、游泳、跆拳道、芭蕾舞等,全出于兴趣爱好,与升学、加分无关,学与不学同今后升学没有直接利害关系。小学体育课更像是自由活动,不考试,没有达标要求,孩子们在玩乐中锻炼身体。篮球、游泳、网球、跳绳……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体育老师则是孩子们的全能教练墨西哥学校的教育理念是让学生全面发展,快乐健康地生活,帮助他们成长为合格公民,因此学校非常重视素质和能力培养。比如在社会课上,孩子们学习法律知识,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相应的处罚是什么,以及如何自我保护。课堂还让他们了解烟、酒和“垃圾食品”对健康的危害,帮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学校不给孩子强行灌输知识,而是侧重引导学生学习、启发思维、开拓想象力。比如:老师要求一到六年级的学生每年读6本课外书,挑一本写读后感。老师还鼓励学生关注时事新闻,并同家长和教师一起讨论,发表自己对时事的看法。课程安排:“社会活动”一样都不能少法国中学生并未因上学打乱正常的生活节奏,看电影、去别人家做客等“社会活动”一样也不少。多数学校一般都只达到政府规定的最短课时要求,很少再为学生加课。以巴黎5区的莱蒙公立初中为例,初中二年级每周的课程安排如下:3小时外语、4小时数学、3小时体育、2小时物理和化学、4~5小时语文、l小时艺术、l小时音乐、3小时法国历史和世界地理、2小时科技(教授电脑、工具等基本技能)、2小时生物。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欧洲文明史,还要求学生学习2小时拉丁语(或希腊语),但并非必修。这样一算,一周最多也就28个课时。初中生每周上4天半课,其中星期一、二、四、五全天上课,另有半天课安排在星期三或星期六。上午一般8点开始上课,共4堂课,每堂课l小时,课间休息15分钟。下午有2堂课,17点之前课堂教学一律结束。之后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情况,再有l小时的自习(即做作业)。课程设置:全面、趣味且有特色英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国家课程为12门:英语、数学、科学、设计和技术、信息和交流技术、历史、地理、现代外语、艺术和设计、音乐、体育、公民。12门必修课之外,学校还有义务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社会性的养成、健康教育、升学与就业指导等;此外,社区活动、劳动体验等活动课程也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日本课程设置的突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