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2020年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8课《力与运动》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新苏教版(2020年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8课《力与运动》。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常见的力。本单元主题关注的是生活中常见的力,是施力物体直接施加在受力物体上的力。这样的主题从生活中来,从学生身边的经验或经历开始,接着科学地学习,深入地探究,最后又回归生活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或分析解释生活现象。这样的主题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使教材更加生活化、人文化。本单元将力与运动两个主题整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和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有关,有利于建立起事物之间的联系。此外、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还涉及许多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动手又动脑,经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探究方案、开展相关实验并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从而发现规律的过程,教材内容为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很好的载体。第8课主要让学生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承担着实现单元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第一课,紧承上一单元,教学内容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观察生活中的各种运动,交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哪些力有关,从而揭示出力与运动的关系,在这里实际也让学生认识了生活中常见的力,如摩擦力、风力、磁力、弹力、浮力等,这也是本单元的总起。第二部分,包括两个探究活动:活动一,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活动二,研究磁力能否改变钢珠的运动方向。这两个活动”个指向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一个指向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一个是定量研究,一个是定性观察;一种力是直接接触的力——拉力,一种力是不直接接触的力——磁力。两者结合起来,用实践活动有力地诠释了力与运动的关系。二、说教学目标1.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能够与同伴合作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3.通过实验研究磁力能否改变钢珠的运动方向。4.体会到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需要利用证据来验证假设。三、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难点: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四、学情分析。整个小学阶段只涉及力的三要素当中的大小与方向。对于影响弹力、摩擦力、浮力大小的因素,在本单元中都有所涉及,但只是让学生有一个粗浅的认识,为中学继续深入学习力的三要素以及具体探究影响这些力的因素做铺垫。另外,本课动手操作活动多,因此,教学本课,比较容易。五、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学生分组材料:小车、棉线、钩码或垫圆、秒表、滑轮支架、记号标签、钢珠、斜坡轨道、8开白纸、磁力较强的磁铁、记录笔。六、说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七、说教学过程活动一:认识力1、出示课本23页的一首诗。2、学生自有朗读小诗,初步了解这首诗的内容,想一想,在这首小诗中,作者从哪里看到了力?从降落伞在空中飘落、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中看到了力。3、除了这些,我们还能从生活中的哪些东西身上看到力?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列举自己看到的势。4、出示课本24页的五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我们可以从这些图中看到力吗?5、教师引导:从刚才大家列举的许多例子中,我们发现物体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这种改变需要力的作用,那么究竟是什么力呢?力又有什么作用呢?6、出示课本24页下面的一段文字。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与方向。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离不开力。学生自有读一读这段文字,进一步了解什么是力,力有什么作用。7、教师引导: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由静止变成运动,由运动变成静止,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设计意图:五幅图片分别代表生活中五种常见的力:摩擦力、风力、磁力、弹力、浮力。这五种力当中有接触力,也有不需要接触产生的力,如磁力。这些图片内容是对低年段力的学习的一个进阶,低年段认识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中年段学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活动二: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