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社会保障制度组员:李娟、韩林、李帅韩国全称为大韩民国从七十年代开始的三十年,创造了与日本堪称的世界经济奇迹。短短的三十年,韩国人走完了西方国家要用100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近年来,韩国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2012年韩国GDP为5,397.52亿美元,位居世界第15位,人均GDP为23,749美元,位居世界第31位。韩国的产业集中性比较强,主要集中在IT行业、汽车行业和造船行业。电子工业以高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为世界十大电子工业国之一.韩国国情介绍•地理位置:韩国位于亚洲大陆东北端朝鲜半岛的南半部,东、南、西三面环海,西南濒临黄海,东南是朝鲜海峡,东边是朝鲜东海(日本海)。位于中日两国之间,北面以北纬38度为界与朝鲜接壤。•人口及民族人口状况和民族种族韩国总人口5051.5万(2011年),主要为朝鲜民族,占全国民族总人口的99%。朝鲜半岛上的居民基本上属单一民族,韩国称之为韩族。韩国有3万余名华侨,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少数民族。全国为单一民族语言和宗教通用韩国语。韩国被称为“多宗教之邦”,(其中佛教9.87%;基督教22.78%;天主教4.89%;元佛教0.24%。还有大宗教、天理教、伊斯兰教、国际道德协会、太极教、性德教等。)韩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历了高速产业化、城市化乃至老龄化,在此过程中逐渐凸显老龄收入、产业灾害、疾病、失业、低收入贫困等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不能仅靠个人、家庭层次解决,即使企业单位或地方政府层次也能以应对,只能在国家层次,而且是全体公民共同参与下才有可能解决。因此,随着这些社会问题的增多,韩国政府逐步提高认识水平,发展社会保障。韩国对社会保障的基本认识为了在疾病、伤残、老龄、失业、死亡等社会危害方面保护所有公民,解除贫困,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而提供的社会保险、公共扶助、社会福利服务和相关福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概述社会保障组成体系韩国社会保障体系由狭义和广义两部分组成。狭义的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公共扶助、社会福利服务;广义的社会保障除了包括狭义的社会保障外,还包括相关福利制度。相关福利制度包括基础生活环境制度和人口及其素质相关制度。社会保障(广义)社会保障(狭义)社会保险:年金保险、健康保险、失业保险、产灾保险公共扶助:基础生活保障、医疗保障、灾害保障社会福利服务:老人福利、妇女福利、儿童福利、残疾人福利相关福利制度基础生活环境:住房、生活环境、地区社会开发、公众保险及医疗人口及其素质:营养、教育、人口及就业对策、人口调节计划社会保障制度的演进社会保障规模引进期(1960-1979年)这个时期相当于朴正熙军事政府执政期间,又是韩国经济开始起飞、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的时期。当时军事政府为获得民心,尽力表现出对奠定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的关心,积极展开带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立法活动。于是,在初期还没有充分的经济基础的背景下就制定了一系列社会保障领域法律。在后期,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提供支撑,社会保障立法活动进一步展开应急救护为中心时期(1945-1959年)这个时期是韩国处于战争和饥饿、绝对贫困为特征的时期,是处于全世界最为贫穷国家之一的时期,是处于比其他任何时期对社会保障的必要性都要大的时期。但是,由于战争和经济滞后等原因,政府的能力有限,所以这个时期韩国的社会保障只能限于为维持急剧增加的战争难民和需要救护者生命的最低限度的应激性救护,谈不上建立和实施系统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扩大充实期(1980-1997年)这个时期是韩国经济持续发展时期,1995年韩国人均国民收入超一万美元,尤其是在民主化的社会活动广泛展开时期,民主化得以大发展。这种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使韩国政府为社会保障做出划时代的决断,韩国的社会保障得到进一步扩大和充实。第一,这个时期引进社会保障新制度进展显著,扩大了社会保障的领域。这一时期先后制定了《老人福利法》《身心残疾者福利法》《青少年培育法》《残疾人雇用促进法》《婴幼儿保育法》《雇用保险法》等,在引进制度上有了较大发展。第二,这个时期社会保障制度在改进既有制度上迈进,丰富了社会保障领域的既有内涵。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