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因和特点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自然灾害的类型——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岩石圈气象灾害概念与种类——因气象异常而导致的灾害。干旱、洪涝、热带气旋(台风)、寒潮种类大风、冰雹、低温冷冻、雪灾、干热风、龙卷风、雷暴、沙尘暴、连阴雨、冻雨、雾等——因气象异常而导致的灾害。种类——因气象异常而导致的灾害。干旱、洪涝、热带气旋(台风)、寒潮大风、冰雹、低温冷冻、雪灾、干热风、龙卷风、雷暴、沙尘暴、连阴雨、冻雨、雾等2010年我国西南地区持续干旱气象灾害——长期降水偏少或无降水。(1)概念干旱——长期降水偏少或无降水。(1)形成原因:①自然原因:②人为原因:工农业发达、用水过多、水污染严重,造成水资源缺乏。降水少或降水变率大,季节分配不均农作物、林木干枯死亡;河流、水塘、湖泊干涸,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可能导致局部地区的社会动荡。(2)危害(2)危害活动阅读材料,思考回答:干旱造成植物缺水有哪两种类型?干旱对作物生长的影响阅读材料,思考回答:干旱造成植物缺水有哪两种类型?干旱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土壤缺水→根部缺水空气缺水→水分不足(3)世界分布——全球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及季风气候区(3)世界分布(4)我国的干旱灾害(4)我国的干旱灾害A、主要特征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一般来说,北方地区平均受旱率、成灾率高于南方地区。资料1:我国干旱发生的次数多于洪涝发生的次数。在1951年至1990年的30年中,全国共发生干旱300次,洪涝236次,干旱次数占干旱和洪涝总次数的56%。——出现次数多资料2:在我国历史上,干旱连年出现是正常的,例如北京地区在1470-1949年间发生干旱170次,其中115次是连年发生的。1637-1643年和1939-1945年干旱竟持续7年之久。1949年以后,干旱仍有连年发生的现象,如长江中下游地区1858-1961年连续4年干旱,农业减产。——持续时间长资料3:1928-1929年陕西大旱,全境940万人中受灾死亡达250万人。解放后对旱灾虽有一定控制,但仍不断发生。1951-1988年平均每年受旱农田面积约3亿亩,近30年因旱灾损失粮食1532.1亿公斤,占全国粮食损失总量的50%。——影响范围广活动阅读资料和“1951~1988年中国干旱等效频度分布”图,回答问题:(1)图中能反映出我国干旱灾害的哪些特点?(2)找出我国干旱灾害严重的区域。(干旱等效频度>20次)阅读资料和“1951~1988年中国干旱等效频度分布”图,回答问题:(1)图中能反映出我国干旱灾害的哪些特点?(2)找出我国干旱灾害严重的区域。(干旱等效频度>20次)读我国干旱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东部季风区频繁出现干旱?(2)为什么西北中的新疆干旱出现频次反而少?(3)华南位于湿润区,干旱出现频次却很高,为什么?六月七、八月五月九月(4)华北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干旱的原因有何不同?华北: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锋面雨带尚未到达,降水稀少;农业用水量大。江淮主要为伏旱(7、8月份)。原因:该地7、8月份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形成伏旱。(5)云贵高原和海南出现干旱的原因又有何不同?云贵高原石灰岩广泛分布,形成喀斯特地貌,多地下暗河,地表水渗漏比较严重;海南岛,岛屿中部为山地,中央高、四周低,河流湍急流程短,造成当地地表水缺乏。(4)我国的干旱灾害华北华南和西南长江中下游东北(4)我国的干旱灾害(4)我国的干旱灾害华北华南和西南长江中下游东北B、分布地区活动阅读“我国代表性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回答问题:城市名4—5月7—8月全年齐齐哈尔0.430.210.14北京0.540.310.26延安0.440.310.18开封0.470.350.20苏州0.270.380.16南昌0.260.430.16汉口0.270.560.19(1)表中降水相对变率的大小说明什么问题?(2)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哪一个季节易出现干旱?为什么?(3)我国江南丘陵哪一个季节易出现干旱?为什么?阅读“我国代表性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回答问题:(1)表中降水相对变率的大小说明什么问题?(2)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哪一个季节易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