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第一部分: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平行线的性质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要用到,这部分内容也是后续内容学习的基础,不但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提供了转化的方法,而且为今后学习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等知识内容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平行线的概念以及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本节内容则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去发现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截得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存在着怎样的数量关系。综合来看,平行线的性质在教学内容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基础作用。(二)教学目标:根据数学课程内容标准要求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理解平行线的性质,掌握他们的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并灵活的进行实际应用。2、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体会几何知识来源于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认识事物的规律是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三)教学重、难点分析:平行线的性质是后续知识内容学习的基础,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来发现结论经历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可以增强学生对平行线性质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多发面的能力。因此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理解并应用平行线的性质。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对于数学活动的方法及思路还不够清晰在探究时容易出现思维混乱,主题不明。因此我将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探究平行线的性质。(四)教学辅助手段利用多媒体(几何画板、实物投影)、学案进行辅助教学第二部分: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问题:如何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问题1:如图,直线a//b,直线c与a、b相交,图中∠1与∠2之间有什么关系?你有什么猜想?如何验证你的猜想?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共同回答。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根据判定方法的内容提出问题:如果在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下,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又有什么关系?学生动手操作,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完成问题。小组成员共同完成,通过用量角器度量,学生发现∠1和∠2的关系是相等的,在图中再画另一条直线d与直线a、b相交,选取一组同位角进行度量,验证猜想结果正确:带领学生回顾已学内容并加深理解,同时根据回顾内容引出新问题,引出新课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发现问题,解决疑惑,并在实验过程中掌握并牢记知识。活动一:试验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有什么关系?即:如图,已知AB∥CD,请问∠1与∠2有什么关系?12ACBD活动二:归纳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即: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2ACBD AB//CD(已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活动三:解决问题1.如图,直线a∥b,∠1=54°,那么∠2、∠4、∠3各是多少度?为什么?3421abcb3412.如图,平行线b、c被a所截.(1)从∠1=110°可以知道∠4是多少度?为什么?(2)从∠1=110°可以知道∠3是多少度?为什么?(3)从∠1=110°可以知道∠2是多少度?为什么?问题2:根据以上实验过程,你能说出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有什么性质吗?归纳新知:平行线性质定理(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简单的说成:(1)(2)(3)问题4: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在括号内为下面各小题填空:(1)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量角器的正确使用方法;(2)实验过程中,明确前提条件为两条直线平行;(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通过观察及思考,提出自己的猜想,教师利用几何画板进行演示,在演示过程中,得出猜想的正确性。学生对刚学完的性质1进行应用进行简单的推理,老师给予指正。在解决第2个问题之后,老师提出不给度数,∠1和∠3∠1和∠2有何数量关系?小组讨论共同分析,教师根据小组结论内容进行提问,得出性质2和性质3学生根据刚刚学过的知识,自己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