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活动的主体---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者概述生态旅游者的形成生态旅游者的特征生态旅游者的行为第一节生态旅游者的概述以什么标准界定生态旅游者最能体现生态旅游的本质要求?一、生态旅游者界定•从人口统计方面: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收入和职业•动机方面:回归自然、认识自然、了解自然•行为方面:团队规模、出游频率、停留时间、旅游花费、行为规范生态意识和行为界定生态旅游者1、含义释义:生态意识:一种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新的价值观,意识决定行为生态旅游:保护性、自然性、社区参与、环境教育生态旅游者:对生态旅游区有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贡献的旅游者他们是生态旅游者吗?生态旅游者的界定:广义的生态旅游者:指到生态旅游区的所有游客。狭义的生态旅游者:指的是对生态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负有责任的游客。我国的黄羊山提出“生态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质量要求很高,同时也非常自觉地、有意识地保护旅游环境。他们还协助旅游部门和管理机构进行资源保护”(1994年)。方晓亮在《中国旅游报》载文指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者是指有益于自然环境健康发展的旅游者”(1995年)。狭义的生态旅游者尽管不便于统计与分析,但是反映了生态旅游的内涵,同时也涉及到了生态旅游者的本质特征,把生态旅游者与传统旅游者区别开来,有利于传统旅游者自觉地要求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者的概念(1)ElizabethBoo认为生态旅游者是指:以风景和野生动、植物为特定目标,为实现学习、研究、欣赏、享受等目的而到干扰较少或没有干扰的自然区域进行旅游活动的旅游者。(2)1993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东亚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会议提出:生态旅游者是在不损害当地生态系统或地域文化的情况下访问、了解、鉴赏、享受自然及文化的旅游者。(3)澳大利亚的KregLindberg与NeilLipscomble认为生态旅游者是指那些作为娱乐者或旅游者来参观自然保护区的人(1996)。(4)Wight等人认为生态旅游者的范围包括有特殊兴趣的专家,如鸟类观察者、摄影师和科学家,和对自然区域与不同文化感兴趣的普通人。•从市场的角度:到生态旅游区,以消费生态旅游产品为其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的旅游消费者。•从心里学的角度:生态旅游者是指那些具有一定生态和环保知识并能在其旅游意识动中随时体现出生态和环保意识的旅游者。•综合市场和心理学的角度:生态旅游者是指那些具有生态和环保意识,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生态旅游产品的旅游者。13传统大众旅游者与生态旅游者的比较传统大众旅游者生态旅游者旅游对象以人工景观为主,如城镇、主题公园、古建筑自然景观和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化景观,如地质地貌、水体、生物、民俗风情旅游形式形式较为单一,大多只是观光游玩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以自然为舞台,寓教于乐旅游参与被动式,一般不参加旅游环境管理活动主动式,主体与客体密不可分,自身是整个综合水体系统的一部分,达到“天人合一”旅游体验走马观花,心灵感受往往不深积极地亲近大自然,接受水体环境保育熏陶,心灵与自然共鸣,人的情感得到升华自身素质不作很高的要求就能完成传统的大众旅游活动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对大自然与特色文化充满热爱,有较强的环保意识第二节生态旅游者的形成一、生态旅游者形成的客观条件经济能力休闲时间社会经济环境身体状况第一,可自由支配收入可自由收入指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收入,在扣除社会花费(个人所得税、健康和人寿保险、老年退休的预支、失业补贴的预支)和日常生活必需消费(衣食住行)等及预防意外开去的储蓄之后,剩下的收入部分。这部分内容往往用于两个用途,一个是高档耐用消费品,另一个是旅游(生态旅游也包含在内)。第二生态旅游消费生态旅游的花费往往比大众旅游的花费要高些。美国:观光旅游:46-47美元平均/天;生态旅游:80-100美元不等1.休闲时间的概念: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利用、享受或消磨的时间,是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包括:每日闲暇、周末、公共节假日、带薪假期等。2.社会发展促进了休闲时间的增多3.生态旅游时尚的休闲方式。社会环境的影响来自两个方面。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