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从众与自主剖析从众笑话一:一天,三毛去买菜,看见街上有好长一条队伍,以为有便宜可以捞,便排在后面,一个多小时后,队伍转了一个弯,他发现前面有四个字:公共厕所!笑话二:非典期间,四毛看见别人都去买米醋,还听说米醋可以防治非典,就花30块钱去买了一瓶原来只卖1块钱的米醋。笑话三:某人走在街上,鼻子忽然出血了,于是仰起头来,旁边的人看见他仰着头,以为在找什么东西,于是就跟着仰头,又过了一会儿,更多的人仰着头往天上看,越来越多的人跟着仰头……思考:上面三则笑话中的人物的行为有什么共同点?“从众现象”:大家怎么认为,自己就怎么认为;大家怎么做,自己就跟着怎么做。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从众现象?材料一:开始我坚持,后来看到大家讲的与我不一样,就怀疑自己的眼睛有问题,有点害怕自己是错的,最终放弃了自己的观点。材料二:刚开始认为这首歌曲不好听,后来听见大家都在唱也觉得好听。这两种从众现象有什么共同点?材料一:今天我们做一道作业题,开始我相信自己做的是对的,后来发现只有我一个人做的与别人不同,我就照他们的做了。材料二:看见大家买这种资料,我也买这种资料。这两种从众现象有什么共同点?从众现象心理从众行为从众多数人怎么想,自己就跟着怎么想多数人怎么做,自己就跟着怎么做从众的积极作用:1、有助于完成群体的目标;2、有助于个体获得一种内心的安全感和自信心;3、有助于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和误会等。有一个女孩发现自己穿白色连衣裙很好看,于是穿上了白色连衣裙。有几个女子发现这个女孩的白色连衣裙很好看,于是也穿上了白色连衣裙。于是穿白色连衣裙的妇女越来越多,有些并不适合穿白色连衣裙的人也穿上。从众具有两重性,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在某些场合下,有些从众心理、行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如果盲目地跟从他人,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或者因为害怕被别人误解为标新立异、出风头而不敢坚持自己的看法,这就是消极和有害的。材料一:小兰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学习刻苦,工作负责,备受班主任的钟爱。小兰工作认真,难免在班上得罪了一些同学和引起一些人的嫉妒。这些同学在班上有意与她作对,对她采取冷嘲热讽的态度。小兰被这些同学吓怕了,她变得懒散起来,不但在处理工作时对违纪同学网开一面,甚至有意与这些同学玩在一起、违反纪律。老师批评时,她觉得委屈。1、小兰前后变化是受什么影响?从众的消极影响2、从众心理对小兰有什么消极影响?影响小兰的学习与行为习惯,影响到整个班集体的利益。从众的消极影响(即危害):①阻碍个人的发展,如弱化自我意识,束缚独立思考,抑制开放、竞争、开拓和进取的意识,阻碍独立性的培养,窒息个性的发展,扼杀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等。②影响到集体的事业。③导致违法犯罪。不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从盲目从众开始的。从众并不意味着没有主见,在客观存在的事实和社会公理方面,从众是必要的,也是积极的。反之,必然陷入盲目从众的消极面。提示走向自主权威专家都认为:蜜蜂靠翅膀振动发声。《十万个为什么》、《小学常识》也是这么说的。多少年来人们一直也这样认为。可是,2003年,湖北省12岁小学生聂利通过无数次的观察和试验,大胆地挑战了这一权威观点。她认为:“蜜蜂有自己的发音器官,不靠翅膀振动发声”。她由此写成的论文荣获了第1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聂利什么品质最令你敬佩?想一想聂利从小热爱学习知识,注意积累经验。同时她喜欢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她对任何现象都要问一问为什么,对不对,哪怕是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她也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弄个一清二楚。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蜜蜂没有翅膀却照样能发声,这与课本知识不相符,于是她决心一定要弄个明白。从此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实验过程,最终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并获得了盛誉。聂利为什么能做到不盲从,敢于挑战权威?说一说与聂利同学相比,你哪些方面与聂利同学相比,你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今后你该怎样努力?做得还不够?今后你该怎样努力?(1)缺乏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