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三、土方开挖施工准备四、土方施工方法五、土方开挖工期六、土方开挖顺序七、雨季基坑排泄水措施八、土方开挖质量保证措施九、质量控制措施十、主要管理措施十一、土方开挖安全措施十二、预防坍塌事故的应急措施土方开挖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项目,建筑面积为m2,建筑高度为米。本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八度。地下防水等级为二级。土方开挖特点:(1)本工程基础置于复合地基上,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50kpa(2)本工程场地属湿陷性黄土场地。(3)本工程基础采用平板式筏板基础,持力层为卵石层。二、编制依据(一)施工图纸和地勘报告1.根据设计施工图纸2.根据地勘报告提供参数3.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二)规范、规程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5.《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三、土方开挖施工准备(一)施工前的技术准备(1)施工前详细研究勘察报告,向建设方索取基坑及基坑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管线、道路的详细资料,并办理签字手续。特别注意降水井、护坡桩位及土钉所占有的空间与基坑周边地下管线或建筑物基础的关系,避免发生事故。在基坑开挖之前,场内所有的红线桩及建筑物的定位桩,全部经市规划部门测量核准,必须查明基槽周围地下市政管网设施和相邻建筑物的相关距离。(2)平整场地:设备进场前进行场地道路、料场、井点及排桩部位场地平整、压实,以便于钻机车架在场地内移动、钻机能平稳、安全进行成孔。(3)基坑开挖前根据施工图勘察报告提供的参数进行放坡。确定基坑开挖放坡坡度,按1:0.3放好边坡。(4)施工现场的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通过用钢管架子架高,架子高度不低于2.5米,按要求安装照明灯具。(二)施工机具、材料准备本工程土方开挖采用机械挖装,自卸汽车外运,采用挖掘机1台,自卸汽车10辆。四、施工方法(一)土质情况根据岩土工程勘察咨询公司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次勘察查明,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由素填土、粉土和圆砾构成。各地层分述如下:①素填土:青灰色~土黄色,层厚1.0~6.1m,主要成分为圆砾,局部含土量较高,以中粗砂填充,颗粒呈亚圆、次圆状,含较多卵石颗粒,分选中等,磨圆一般,级配较差。松散欠固结,干~稍湿。该层素填土为近三年内回填、堆积,未经任何有效处理及压实,人工探井井壁松散且有垮塌现象,钻孔有漏浆现象,该层素填土主要分布在场地东西两侧和北部砂场附近。②粉土:土黄色,埋深0.0~2.3m,层厚0.3~2.8m,含较多植物根系与少量砾石颗粒,砾石颗粒粒径约10-30mm,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松散~稍密,干~稍湿。③圆砾:青灰色,埋深0.0~10.9m,局部区域直接出露地表,以中粗砂填充,颗粒粒径约10-30mm,呈亚圆、次圆状,分选中等,磨圆一般,局部夹细砂薄层及透镜体,上部0~2m范围内多有胶结现象。中密~密实,干~稍湿。本次勘察未揭穿该层,最大揭露厚度26.1m。③1细砂:黄褐色~青灰色,埋深2.1~2.8m,层厚2.0~2.9m,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云母等,级配一般。稍密,干~稍湿。该层仅TJ02与ZK04有揭露。③2粉土:土黄色,埋深2.1~2.5m,层厚1.0~1.5m,含较多植物根系与少量砾石颗粒,砾石颗粒粒径约10-30mm,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松散~稍密,干~稍湿。该层仅TJ59与TJ62有揭露。③3细砂:黄褐色~青灰色,埋深4.2m,层厚0.9m,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云母等,级配一般。稍密,干~稍湿。该层仅TJ49有揭露,呈透镜体分布。③4细砂:黄褐色~青灰色,埋深8.1~8.4m,层厚1.5~2.5m,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云母等,级配一般。稍密,干~稍湿。该层仅ZK38与ZK44有揭露。(二)施工方法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本工程进行大开挖形式开挖筏板基础,考虑施工工期紧,工程量大。土方开挖采用机械挖装,自卸汽车外运,辅以人工挖土与修土的办法。本工程因考虑有地下水,放坡系数为1:0.1,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