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1-21课课后活动答案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P3问题与思考:想一想: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科举考试选拔官吏的依据不再是家族名望,而是考试成绩,选拔官吏的权利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2、P4材料研读:《旧唐书.李密列传》中写隋末的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社会状况?原因:隋炀帝征发大批劳动力营建东都洛阳,开通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还多次巡游、三次东征,这一系列的徭役和兵役耗费人力、财力无数,影响正常生产活动,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导致了这种状况的出现。3、P5想一想:科举制的确立对当时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科举制度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4、P5隋炀帝死后,被葬在扬州西北的雷塘,唐朝诗人罗隐在《炀帝陵》一诗中写:“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议一议,隋炀帝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最后在农民起义中被部下在江都杀死。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是隋朝速亡的主要原因。5、P5中国古代桥梁建筑技术高超。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请查阅资料,并对照右图,分析赵州桥的特点。赵州桥结构科学,坚固耐用,防洪省料,造型美观,在中国甚至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P8材料研读: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什么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唐太宗经历过隋末农民战争,认识到农民反抗是由赋役繁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引起的,只有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才能巩固统治。因此,他明确了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