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文物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下图所示的文物主要可以用于研究()A.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B.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C.早期国家的社会变革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2.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堆积,最厚处达1米。稻谷外形完整,颗粒大小已经接近现代栽培稻。这可用于印证河姆渡居民()A.已经从事农业生产B.初步产生物品交换C.广泛使用青铜工具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3.“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这是古时的《三字经》对夏朝的描述。“夏传子,家天下”表明夏朝创立的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4.它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现代汉字也由它演变而来。材料中的“它”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5.某历史兴趣小组以“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为主题进行研究,下列选项中不会入选的是()A.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B.诸侯兼并战争不断C.王室衰微和奴隶制瓦解D.各国进行变法图强6.中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春秋战国时期其理论基本形成,最基础的检查方式就是望、闻、问、切。望,观气色;闻,听气息;问,询问症状;切,摸脉象。下列名医中最早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方法的是()A.黄帝B.扁鹊C.华佗D.张仲景7.“秦朝在中央设置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左右丞相、主管军事的太尉以及掌管重要文件、监督百官和司法审判的御史大夫。他们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从而保证决断权集中在皇帝手中。”由此可知,秦朝设置这些官职的根本目的是()A.提高决策效率B.加强皇权C.加强思想控制D.扩大疆域8.列表归纳是历史学习常用的方法之一。根据如表中提供的史料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秦朝灭亡原因的是()秦朝全国人口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修筑长城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坑杀儒生车裂、腰斩、活埋等死刑赋税2000万人70多万人40多万人300万460多人10多种农民上缴2/3收获物A.繁重的徭役B.非常严苛的刑罚C.沉重的赋税D.频繁的农民起义9.《汉书》中记载,“民失作业,而大饥馑(饥荒),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毛色一样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这一记载中现象出现于()A.秦朝末年B.西汉初年C.东汉末年D.西晋初年10.下图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货币。两者所起的相同历史作用是()A.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B.继承了春秋战国货币的风格C.促进了货币种类的多样化D.适应了商业贸易繁荣的形势11.《汉书·地理志》记载:“南海郡……县六。番禺,尉佗都,有盐官。”番禺盐官的设置可印证汉武帝()A.统一铸造货币B.建立刺史制度C.颁布“推恩令”D.实行盐铁专卖12.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240万减少到50万,扬州从320万增加到433万,荆州(今湖北境内)从359万增加到620万。导致这一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江南地区开发B.东晋北伐成功C.北方战乱频繁D.民族交融加强13.《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材料反映了东汉时期()A.时局动荡不安B.地主兼并土地C.宦官把持朝政D.外戚势力膨胀14.都护统辖南道和北道各国,督察乌孙、康居诸国动静,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有权发兵征讨。西域各国与汉朝的臣属关系,至此完全确定,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标志是()A.漠北战役的打击B.班超出使西域C.西域都护的设立D.蒙恬北击匈奴15.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鼎立局势的是()A.B.C.D.16.“汉帝国崩溃后,中国陷入一段长期的动荡时代。豪强兼并所引起的社会不安仍未解决;甚至在一连串政治斗争激化下,导致战事连连,胡人入侵使社会秩序彻底瓦解。”这段“长期的动荡时期”指的是A.夏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两汉交替时期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7.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成语典故来了解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