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课题第七单元想象本单元有3篇课文、“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七”。单元教材分析课文包括《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雪孩子》。《古诗二首》包括李白的《夜宿山寺》和北朝民歌《敕勒歌》;《雾在哪里》讲的是雾藏起大海、天空、太阳、海岸、城市和自己的故事;《雪孩子》写描述“雪孩子”牺牲自己救了小白兔后变成云的过程。“语文园地七”由“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六个栏目组成。学情分析本单元课文都与天气紧密相关。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气象知识,学会描述这些现象引起的变化。而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则主张学生自学生字并加以运用。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单元教学目标2.学会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2.掌握部首查字法,并加以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合作,理解课文内容。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环境、关爱他人的精神。单元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自主识字。2.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图文并茂,激发学生兴趣。19.古诗两首----------------------------------------------------2课时单元课时分配20.雾在哪里----------------------------------------------------2课时21.雪孩子------------------------------------------------------2课时语文园地七-----------------------------------------------------2课时第七单元复习--------------------------------------------------2课时第七单元单元测试----------------------------------------------1课时第七单元单元测试讲评及卷面分析--------------------------------1课时主备人所在学校及姓名课题知识与技能:19.古诗两首审核人所在学校及姓名课型新授2课时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朗读并背诵古诗。教学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诗句的意思,理解古诗大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重难教学重点点教学难点教法学法正确流利朗读并背诵课文。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感情。教法:点拨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准备课件授课时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时朗读背诵古诗,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二次备课目标同学们,李白曾望月抒怀,留下了《静夜思》这首千古佳作,他也曾在另一个群星璀璨的夜晚,写下了使人惊叹的诗行,那就是《夜宿山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二、新授(一)初读古诗。1.设计问题:“夜宿山寺”是什么意思?(此处为空白点,让学生自己理解)2.教师播放多媒体画面,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感悟,请学生谈谈看了此画面后有什么感受。(留空白,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点拨强调一点:山上寺院里的楼很高)。3.请学生打开书,自由读古诗,体会诗人作诗时的感受。(本环节意在使学生整体把握古诗内容)(二)理解诗句。一、导入新课教学过程1.学生研究、合作、体验。(1)让学生边读古诗边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遇到难以理解的词语、诗句,查字典解决。(2)让学生小组内交流。(3)各小组汇报诗中关键词语及诗句的意思。2.小组汇报。(1)通过小组学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了?(指名说)(2)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请学生质疑,请会的同学帮助解答,老师加以引导。)(3)请四个同学每人说一句诗的意思。(4)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来形容诗中所描写的这座楼。(高)(5)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楼很高,请你读给同学们听一听。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三)诵读欣赏,品读古诗。1.通过学习,我们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了解,你能加上动作、语气自己读读这首诗吗?注意要读出你自己的感受。(学生采取个人诵读,合作诵读,分组诵读,加动作诵读等形式练习诵读古诗)2.教师配乐范读,然后引导学生配乐朗读,进一步体会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尊重学生,以学生评析为主,教师适当点拨、指导)三、练习1.齐读古诗,加强记忆。在朗读的基础上,教师播放音乐,全体学生起立,根据诗意加上动作背诵古诗。2.利用课外资料,请同学们把已经查找好的李白的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