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一、公共管理的意义1、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经济、管理、法律等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的过程.2、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不同(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区别)⑴对经济和效率标准认同的工具取向,以替代公平、回应或政治特色。公共管理追求的是效率,强调是管理,公共行政追求的是公平,强调的是行政。⑵公共管理包括一般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职能,以替代讨论社会价值以及官僚与民主的冲突。⑶对中层管理者的使用关注,以取代政治或政策精英的观点。二、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1、公共政策的途径(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导源于20世纪70年代,一般将公共管理者界定为高层次的政策管理职位,强调具有政策制定权的高级行政主管的管理策略;P途径十分重视非理论性的、非量化的,以实物为基础的规范取向;在研究方法上,大多采用个案研究法三、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⑴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公共管理在本质上是国家的行动,不可避免包括政治权威的作用;私部门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非政治权威,但这种权威是是市场的权威或经济权威.⑵多元制衡与自主性。公共管理是在国家民主宪政的框架下进行的,在民主宪政国家,公共管理的权威是割裂的,而私人部门管理有相对充分的管理自主权。⑶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就公共利益而言,政府具有促进和实现公共利益的义务和责任,这是公共管理区别于私人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⑷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政府部门可以依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行政行为,但受到法的支配,而私人管理更多遵循的是契约自由和意思自治。⑸政府与市场公共管理与私人部门管理的一个重要区别之处就在于政府与市场的区别与差异。⑹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公共部门政府治理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利益和价值的平衡,私人部门的管理大多为工具的经济理性考虑,通常不顾及或少顾及其他理性的考虑。四、新公共管理胡德归纳新公共管理的七个要点⑴公共管理者管理并承担责任⑵管理目标必须明确,绩效目标能被确立并加以衡量⑶强调产出控制,重视实际成果甚于重视程序⑷转向部门分权⑸引进市场竞争机制,降低成本及提高服务品质第二章公共管理者的角色与知能一、公共管理者的技能⑴技术性技能⑵人际关系技能⑶概念化技能⑷诊断技能⑸沟通技能二、有效的公共管理者1、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一个良好的自我评估者2、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不令人讨厌的3、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追求美好的意志与周全的政治感觉4、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耐心5、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多样化的工作经验6、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以民众为导向7、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善于分析与思考第三章公共部门的角色一、市场机制、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市场失灵是指因市场缺陷而引起的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市场失灵的清单:公共产品的提供市场经济中的垄断市场经济的外部性市场波动与经济的不稳定性市场经济下的收入不平等二、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政府应该怎么做)提供经济发展的基础结构组织各种各样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共有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社会冲突的调整和解决保护并维持市场竞争收入和财产分配的调节宏观经济的稳定第五章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与评估一、公共政策的性质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威当局,为解决某项公共问题或满足某项公众问题或满足某项公众需要,所选择的行动方案或不行动.公共政策的类型管制性政策自我管制性政策分配性政策重新分配性政策二、政策规划的原则公正无偏的原则分配普遍地原则人民自主原则三、政策执行的理论模式1、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模式上级负责政策制定,下级负责执行;政治与行政分离;,政治负责政策制定,行政则负责政策执行;行政管理必须遵循科学管理的原则,以提高行政效率。基本命题:(1)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是有界限的、分离的、连续的.(2)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接受两者之间的任务界限,则执行过程必然是在政策制定之后的连续过程上。(3)涉及政策执行的决定,本质上是非政治性与技术性的;执行者的责任为中立的、客观的、理性的与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