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S电子助力转向系统藏心按表:浪迪上市,藏心就留意了该款车型装置了非常先进的EPS智能电子助力转向系统。在长达2年的实际驾用中,也深切感受到浪迪的助力非常轻盈,甚至会产生一些“弊端”---由于浪迪原配的轮胎较小,助力转向显得太过轻盈,车辆在行驶中尤其是高速行驶中,会显得轻浮过头,导致发飘的感觉。早期松江车友阿祥升级了195/50/15的胎铃,这么大级别的跳跃,都不会使得浪迪转向困难。浪迪的EPS转向助力性能可见一斑下面将一篇介绍分析EPS电子助力转向系统的文章转载于此,与广大浪友一起分享。许多人分不清楚什么是ESP?什么是EPS?简单的说,ESP是电子稳定系统,而EPS是电子助力转向系统。ESP电子稳定系统目前还没有广泛普及,只有在少数中高档车上才能看到。因此,成为某些车型上的一大亮点。人们在选车的时候开始注重起车型是否安装了ESP电子稳定系统。其实,EPS电子助力转向系统也不简单。电子助力转向系统EPS就是英文ElectricalPowerSteering的缩写,也就是“电子助力转向系统”的意思,EPS系统一般由机械转向系统加上转矩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减速器、电动机等组成,它在传统机械转向系统的基础上,根据方向盘上的转矩信号和汽车的行驶车速信号,利用电子控制装置使电动机产生相应大小和方向的辅助动力,协助驾驶员进行转向操作。驾驶员在操纵方向盘进行转向时,转矩传感器检测到转向盘的转向以及转矩的大小,将电压信号输送到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转矩传感器检测到的转距电压信号、转动方向和车速信号等,向电动机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电动机输出相应大小和方向的转向助力转矩,从而产生辅助动力。汽车不转向时,电子控制单元不向电动机控制器发出指令,电动机不工作。电子助力转向系统技术特点:由于发动机运转时,液压泵始终处于工作状态,液压转向系统使整个发动机燃油消耗量增加了3%~5%,而EPS以蓄电池为能源,以电机为动力元件,可独立于发动机工作,EPS几乎不直接消耗发动机燃油。EPS不存在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燃油泄漏问题,EPS通过电子控制,对环境几乎没有污染。2.EPS装方便。EPS的主要部件可以配集成在一起,易于布置,与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相比减少了许多元件,没有液压系统所需要的油泵、油管、压力流量控制阀、储油罐等,元件数目少,装配方便,节约时间。3.EPS效率高。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效率一般在60%~70%,而EPS的效率较高,可高达90%以上。4.EPS路感好。传统纯液压动力转向系大多采用固定放大倍数,工作驱动力大,但却不能实现汽车在各种车速下驾驶时的轻便性和路感。而EPS系统的滞后特性可以通过EPS控制器的软件加以补偿,使汽车在各种速度下都能得到满意的转向助力。5.EPS回正性好。EPS系统结构简单,不仅操作简便,还可以通过调整EPS控制器的软件,得到最佳的回正性,从而改善汽车操纵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国外EPS的发展之路:因为微型轿车上狭小的发动机舱空间给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安装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而EPS元件比较少,重量轻,装配方便,比较适合在微型轿车上安装。因此在国外,EPS系统首先是在微型轿车上发展起来的。上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铃木公司首次在其Cervo轿车上安装了EPS系统,随后还应用在其Alto车上。此后,EPS在日本得到迅速发展。出于节能环保的考虑,欧、美等国的汽车公司也相继对EPS进行了开发和研究。虽然比日本晚了10年时间,但是欧美国家的开发力度比较大,所选择的产品类型也有所不同。日本起初选择了技术相对成熟的有刷电机。有刷电机比较成熟,在汽车上的应用较广,比如雨刷、车窗等部分,稍做改进就适应了EPS的要求,因此研发周期较短,上世纪80年代末期就开始产业化,主要装配在微型车上。而欧美则选择了难度较大的无刷电机,但是电子控制系统比较复杂,延长了研发周期。直到90年代中期欧美才开始批量生产。从长远发展看,有刷电机存在一定弊端,比如电刷产生的噪声较难克服,磨损较严重,存在电磁干扰等问题。因此,日本现在国内配装的EPS也逐渐转向无刷电机类了。国内EPS的发展现状:我国汽车电子行业的总体发展相对滞后,但是,随着汽车对环保、节能和安全性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代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