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城市道路平面与纵断面设计§5-1§5-1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5-2§5-2城市道路平面设计城市道路平面设计上一页下一页退出§5-1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一、设计原则一、设计原则二、设计内容二、设计内容二、设计要点二、设计要点三、纵断面设计方法步骤及注意问题三、纵断面设计方法步骤及注意问题四、纵断面图的绘制四、纵断面图的绘制五、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要求五、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要求六、城市锯齿形街沟设计六、城市锯齿形街沟设计七、土石方计算七、土石方计算一、设计原则(一)道路纵断面设计应参照城市规划控制标高,并(一)道路纵断面设计应参照城市规划控制标高,并适应临街建筑物立面布置及沿线范围内地面水的排除。适应临街建筑物立面布置及沿线范围内地面水的排除。(二)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纵坡宜缓顺,起伏不(二)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纵坡宜缓顺,起伏不宜频繁。宜频繁。返回上一页下一页退出一、设计原则(三)山城道路及新辟道路的纵坡设计应综合考虑土(三)山城道路及新辟道路的纵坡设计应综合考虑土石方工程量平衡和汽车运营经济效益等因素,合理确定石方工程量平衡和汽车运营经济效益等因素,合理确定路面设计标高。路面设计标高。(四)对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车行道,宜(四)对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车行道,宜按非机动车爬坡能力设计道路纵坡。按非机动车爬坡能力设计道路纵坡。返回上一页下一页退出一、设计原则(五)纵断面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物、地质、水文、气(五)纵断面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物、地质、水文、气候、地下管线和排水要求综合考虑。候、地下管线和排水要求综合考虑。返回上一页下一页退出11.道路经过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段时,应适当提.道路经过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段时,应适当提高路基标高以保证路基稳定。当受规划标高限制时,高路基标高以保证路基稳定。当受规划标高限制时,应采取稳定路基措施。应采取稳定路基措施。22.旧路改建在旧路面上加铺结构层时,不得影响.旧路改建在旧路面上加铺结构层时,不得影响沿路范围的排水。沿路范围的排水。一、设计原则(五)纵断面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物、地质、水文、气(五)纵断面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物、地质、水文、气候、地下管线和排水要求综合考虑。候、地下管线和排水要求综合考虑。返回上一页下一页退出33.沿河道路应根据路线位置确定路基标高。位于.沿河道路应根据路线位置确定路基标高。位于河堤顶的路基边缘应高于河道防洪水位河堤顶的路基边缘应高于河道防洪水位0.5m0.5m,当岸,当岸边设置挡水设施时,可不受此限制。位于河岸外侧道边设置挡水设施时,可不受此限制。位于河岸外侧道路的标高按一般道路考虑,符合规划控制标高,并应路的标高按一般道路考虑,符合规划控制标高,并应根据情况解决地面水及河堤渗水对路基稳定的影响。根据情况解决地面水及河堤渗水对路基稳定的影响。44.道路纵断面设计要妥善处理地下管线覆土的要.道路纵断面设计要妥善处理地下管线覆土的要求。求。55.道路最小纵坡应≥.道路最小纵坡应≥0.5%0.5%,困难时可≥,困难时可≥0.3%0.3%。。纵坡<纵坡<0.3%0.3%时,应设置锯齿形偏沟或采取其他措施时,应设置锯齿形偏沟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加强道路的排水。以加强道路的排水。返回上一页下一页退出一、设计原则(五)纵断面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物、地质、水文、气(五)纵断面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物、地质、水文、气候、地下管线和排水要求综合考虑。候、地下管线和排水要求综合考虑。(六)山城道路应控制道路的平均纵坡。越岭道路(六)山城道路应控制道路的平均纵坡。越岭道路的相对高差为的相对高差为200200~~500m500m时,平均纵坡宜取时,平均纵坡宜取4.5%4.5%;;相对高差>相对高差>4%4%;任意连续;任意连续3000m3000m长路段的平均纵坡长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不宜大于4.5%4.5%。。返回上一页下一页退出一、设计原则二、设计内容(一)纵坡设计:坡度设计和坡长设计;(一)纵坡设计:坡度设计和坡长设计;道路纵坡度的设计包括道路纵坡度的设计包括最大纵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