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弹力计算公式VIP免费

弹力计算公式_第1页
1/6
弹力计算公式_第2页
2/6
弹力计算公式_第3页
3/6
弹力计算公式压力弹簧·压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G=线材的钢性模数:琴钢丝G=8000;不锈钢丝G=7300,磷青铜线G=4500,黄铜线G=3500d=线径Do=OD=外径Di=ID=内径Dm=MD=中径=Do-dN=总圈数Nc=有效圈数=N-2弹簧常数计算范例:线径=2.0mm,外径=22mm,总圈数=5.5圈,钢丝材质=琴钢丝拉力弹簧拉力弹簧的k值与压力弹簧的计算公式相同·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初张力=P-(k×F1)=最大负荷-(弹簧常数×拉伸长度)扭力弹簧·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扭转时,每增加1°扭转角的负荷(kgf/mm).·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E=线材之钢性模数:琴钢丝E=21000,不锈钢丝E=19400,磷青铜线E=11200,黄铜线E=11200d=线径Do=OD=外径Di=ID=内径Dm=MD=中径=Do-dN=总圈数R=负荷作用的力臂p=3.1416(a)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之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之负荷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每增加1mm行程之负荷(kgf/mm).弹簧常数公式:G×d4K=—————————(kgf/mm).8×Dm3×NcG=线材之钢性模数琴钢线G=8000,不锈钢线G=7300,磷青铜线G=4500,黄铜线G=3500d=线径Do=OD=外径Di=ID=内径Dm=MD=中心径=Do-dN=总圈数Nc=有效圈数=N-2弹簧常数计算例:线径=2.0mm,外径=22mm,总圈数=5.5圈,弹簧材质=琴钢线...............................................................G×d4.................8000×24k=———————=——————=0.571kgf/mm...........................................................8×Dm3×Nc.........8×203×3.5(b)拉伸弹簧拉伸弹簧之k值,与压缩弹簧计算式同.(c)扭力弹簧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扭转时,每增加1°扭转角之负荷(kgf/mm).弹簧常数公式:................................................................................E×d4k=———————————(kgf/mm).....................................................................1167×Dm××N×RE=线材之钢性模数琴钢线E=21000,不锈钢线E=19400,磷青铜线E=11200,黄铜线E=11200d=线径Do=OD=外径Di=ID=内径Dm=MD=中心径=Do-dN=总圈数R=负荷作用之力臂=3.1416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弹力计算公式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